第265章 李自成:潼关他娘的太难打了!
紧接着,李自成端起一杯酒,目光颇为诚挚地望向罗汝才与张献忠,朗声道:
“二位兄弟,有你们鼎力相助,本王实乃感激不尽,咱们的大业定能如日中天,干杯!”
言罢,他毫不犹豫地一饮而尽,动作利落,尽显豪迈之气。
罗汝才与张献忠见状,也纷纷举杯,仰头饮尽。
那酒液顺着喉咙滑下,带来一阵火辣辣的灼热感。
一口酒下肚,张献忠终于鼓起勇气开口道:
“闯王,在下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他的声音略显颤抖,显然内心仍有些忐忑。
李自成闻言爽朗一笑,道:
“但说无妨,你我兄弟,何须如此拘谨?有话直说便是。”
张献忠先是深吸一口气,这才说道:
“方才在下与罗先生一番长谈,突然就看透了很多事情,所以在下决定将麾下所有兵马悉数交由闯王统辖。”
“这些兄弟随在下征战多年,在下视他们如手足。”
“但为了咱们的大业,在下愿忍痛割爱。”
“至于在下,若闯王不弃,便赐在下个一官半职,在下愿在闯王麾下效犬马之劳,冲锋陷阵,在所不惜!”
言罢,他猛地站起身来,扑通一声跪倒在地。
李自成听到这些话的时候先是一愣,眼中闪过一丝意外之色。
但很快,这意外便被惊喜所取代,只见他嘴角上扬,独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要知道,早在张献忠来投奔他的时候,他其实就已经对张献忠的十万兵马垂涎已久了,只是苦于无从下手而已。
毕竟张献忠怎么说也是曾经的同僚,这要是一口气吞了他的兵马,他这面子上也过不去啊!
这事儿要是传出去的话,闯王的名声不就坏了吗?
因此李自成一直想着用比较柔和的方式来吞并张献忠的兵马。
比如说拉拢张献忠手下的将领,让他们带着兵马归顺自己。
再比如说下次攻城的时候让张献忠亲自带兵前去,然后再搞点小动作让张献忠死在潼关之下。
等张献忠一死,他的队伍群龙无首,自然也就只能归顺与他了!
只是还没等他开始行动呢,张献忠竟如此主动的要求归顺,不仅愿交出兵马,还甘愿做他手下一卒。
这对张献忠而言,无疑是天大的喜讯!
有了这十万兵马,他的实力将大大增强,与朝廷对抗时,也更有底气了。
当然,他也不担心这是张献忠的诡计,因为得到张献忠的兵马之后,他就会立刻将这些兵马打散分到各处,不出两三个月的时间,这些兵马就会彻底成为他的人了。
想到这里,李自成连忙站起身来,快步走到张献忠面前,双手用力将他扶起,道:
“兄弟这是说的哪里话?我们本就是一家人,何须如此见外?”
“你今日这般说,倒显得我李自成是个贪图你兵马之人了,这事若传出去,让其他兄弟如何看我?”
“所以此事万万不可!”
虽然心里早已经乐开了,但李自成心里明白,表面的功夫还是要做好的。
张献忠心中自然也明白这点,知道这不过是场面话而已,但面上仍恭敬道:
“闯王莫要如此,在下是真心实意归顺闯王的,在下向来一言九鼎,既然做了决定,便绝不会反悔。”
“日后若有人敢以此事对闯王不敬,在下定与他拼个鱼死网破,绝不让闯王受半点委屈!”
话说到这份上,面子里子都已给足,李自成也就不再多言了。
他拍了拍张献忠的肩膀,脸上洋溢着满意的笑容道:
“既如此,那本王也就不再推辞了。”
“不过你放心,往后你就是本王的二把手了,本王绝不会亏待你。”
“只要咱们齐心协力,定能推翻这腐朽的朝廷,建立一个属于咱们的新世界!”
张献忠闻言,心中暗自松了口气。
虽然他不确定这“二把手”的名头是否名副其实,但从李自成的态度来看,自己日后在农民军中的地位应该不会太低。
更重要的是,他此举已表明了诚意,李自成应该不会再对他下杀手了。
毕竟他都主动交出兵马了,李自成若再对他动手,未免显得不义。
虽说他们如今都是贼寇,但贼寇也得讲点仁义道德,否则以后谁还敢来投奔?
想到这里,张献忠也轻松了许多。
下一秒,他端起酒杯对李自成道:
“多谢闯王信任,在下定当竭尽全力,为闯王效犬马之劳!”
言罢,将杯中的酒一饮而尽。
与此同时,李自成微微侧过身,目光投向一旁的罗汝才,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意,缓缓道:
“罗先生,想必促成此事,也是你劝说的功劳吧?”
他的声音不高不低,却在这营帐之中清晰可闻,仿佛带着一种洞察一切的自信。
罗汝才闻言,脸色微微一变,显得有些尴尬。
因为他心中清楚,他确实曾劝说张献忠加入李自成这一边,毕竟从当前的局势来看,抱团取暖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
然而,除了这些之外,他还劝说张献忠脱离李自成的队伍,甚至还暗中打算帮他逃走。
只是如今这局面,再提这些显然已无济于事,说出来只会徒增尴尬和麻烦。
想到这里,罗汝才只能硬着头皮对李自成拱了拱手,却也未再多言,算是默认了此事。
李自成见状,倒也不再追问,他其实已经不在乎刚才罗汝才和张献忠到底说了什么。
反正自己的目的已经达到了,又何必在乎其他事情呢?
而张献忠自然也不会把刚才那些话直接说出来,毕竟这对他也没什么好处,说出来说不定还会引起不必要的猜忌和矛盾。
紧接着,三人便在这酒桌上继续畅饮起来。
与之前那略显压抑的气氛不同,这次气氛明显轻松了许多。
几杯酒下肚之后,酒意渐渐涌上心头,罗汝才这才鼓起勇气,直接进入了正题。
他放下手中的酒杯,神色变得凝重起来道:
“闯王,刚才我和张献忠讨论了一下最近河南周边的情况,发现了一件颇为蹊跷之事。”
“那便是如今朝廷似乎在河南周边所有的省份都布置了大量的兵马,这些兵马就像一张巨大的网,将我们紧紧地困在了河南。”
“看这架势,似乎想要把我们困死在这里,等到明年开春,天气转暖之后就对我们下手,这该如何是好?”
“哦?有这种事?”
李自成闻言,眉头顿时紧锁起来。
他深知如今朝廷的兵马不容小觑,若真如罗汝才所说,那他们现在的处境可就十分危险了。
与此同时,罗汝才也将之前和张献忠所说的话大概复述了一遍。
李自成听得十分认真,眉头也越皱越紧。
很明显,他并没有意识到事情已经严重到这种地步了。
在他原本的设想中,朝廷虽然会对他们有所防范,但也不至于如此兴师动众,在周边所有省份都布置兵马。
片刻之后,李自成从沉思中回过神来,他抬起头目光看向罗汝才问道:
“那么罗先生,敢问可有破局之法?”
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焦急和期待,毕竟如今他们面临着如此严峻的局势,急需一个可行的解决办法。
罗汝才本来也没什么好办法,但李自成问起,他只能假装沉思了片刻后道:
“本来最好的办法就是顺利攻下潼关,然后占据陕西,毕竟潼关可是天险之地,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只要占据了潼关,凭借其天险,我们就能守住陕西,就算最后真的守不住,也可以退到四川。”
“到时候就算是朝廷真的派了几十万大军,也没办法对我们做些什么。”
“可如今这潼关守军众多,且防守严密,实在是太难攻破了,所以在下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更重要的是如今已经入秋了,天气渐渐转凉,不出意外的话,再过一个月就要下雪了。”
“一旦下雪,道路难行,我们也没有什么时间再去占领别的地方了。”
李自成闻言,也是无奈地点了点头。
他在陕西河南一带混迹了数十年,对这里的气候和地理环境十分熟悉,当然知道最近几年的天气变化。
每到十月底的时候,天气就会骤变,开始下雪,然后一直到来年三四月份,这中间最起码有四个多月的时间大雪纷飞。
而在这段时间里,基本上他们什么也做不了,只能坐吃山空。
这也是为什么他非要攻下潼关的原因。
只要攻下了潼关,占据了关中这片富饶之地,那他就可以抢夺更多的粮食来供养他的大军了。
别的不说,单单一个秦王府几百年的积蓄,估计就可以供养他的军队吃上一两年了。
有了充足的粮食,他们才能在这寒冷的冬天里生存下去,才有机会继续发展自己的势力。
片刻之后,李自成无奈地叹了口气,然后继续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