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石当却好似故意无视这一切,眼睛连看都不看朱棣一眼,继续和张辅说着话,仿佛朱棣根本不存在一般。
朱棣没有收到石当任何回应,心里的怒火更是无处发泄,无奈之下,只能转过头来。不过经过石当这一声毫不掩饰的耻笑之后,朱棣也明白,自己不能再继续装傻充愣下去了,必须得给个说法才行。
朱棣转头,眼神有些心虚地看向墙壁,仿佛那里有什么能吸引他注意力的东西,借此避开朱高煦的视线。他微微凑近朱高煦,压低声音说道:“那能一样吗?”那模样,像是在努力给自己找着借口。
紧接着,他像是突然给自己打足了气,整个人瞬间打起精神,脸上摆出一副理直气壮的神情,振振有词地说道:“之前跟你说新城归属的事儿,那可不就是随口一言嘛!之后等你真把事儿办成了,又没旁人在场,谁知道我说过要将此地给你啊?有点其他心思,这不是人之常情,很正常的事儿吧?”
他顿了顿,微微抬起下巴,继续说道:“再说了,你那新城终究是在我燕地境内,可高丽又大不一样,我还能把手伸那么长,管得了那里吗?自然是谁打下就是谁的呗!”说到这儿,朱棣越说越觉得自己这番话简直太有道理了,不住地点头,心里想着:对啊,这新城本就是我燕地的地盘,我想收回来,这难道还不合理吗?
朱高煦听着朱棣这一番强词夺理,忍不住翻了个白眼,一脸无奈地对朱棣说道:“别,您可别这样说了,每次您总能找到各种各样看似有理的理由。”
朱高煦微微沉吟了两秒,像是在思索着该如何继续这个话题,随后缓缓说道:“这样说吧,以爹您的雄才大略,往后定然能将整个大明全境稳稳拿下。”
“然后呢?”朱棣听出朱高煦话里似乎藏着别的意思,心中有些好奇,但又带着一丝不耐烦,忍不住开口问道。
“然后……”朱高煦深深的看了朱棣一眼,那眼神仿佛洞悉了朱棣心中所想,随后脸上慢慢露出一副莫名的笑容,像是在酝酿着什么,不紧不慢地说道:“然后以爹您的性子,定然不会满足于此,必定要南征北战,为大明打下更为广袤无垠的疆土。”
对此,朱棣听闻后,非但没有丝毫不悦,反而骄傲地挺了挺胸膛,整个人散发着豪迈的气势,声音洪亮地说道:“那当然!咱们的大明,在本王的带领下,绝对能远迈汉唐,创造出前所未有的辉煌!我觉得啊,实现这个宏伟的梦想,肯定得靠我了!”在战斗这一方面,朱棣对自己的能力那是打从心底里自信。毕竟,他一生征战无数,有着丰富的军事经验和卓越的领导才能,而且,他本就不是个能闲得住的性子,只要有机会,往后定然会不断南征北战,开拓大明的疆土。
本来,对于朱棣心中那宏大的征战计划而言,最大的阻碍可能就是军费问题了。打仗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没有充足的军费支持,一切都只是空谈。可如今,多亏了朱高煦的众多产业,源源不断地创造出巨额财富,竟将这个棘手的问题给妥善解决了。这让朱棣在征战一事上,少了一个最大的后顾之忧。
不过,到现在朱棣都还摸不着头脑,完全不知道朱高煦问这些问题的目的究竟是什么。所以,他只是静静地看着朱高煦,眼神中带着一丝疑惑与探究,等待着朱高煦继续说下去。
朱高煦迎着朱棣的目光,继续有条不紊地说道:“那到时候,爹您若是凭借着卓越的军事才能,将周围的敌人全部解决掉,使大明的疆土稳固且扩张。那时,离咱们最近的一块看似诱人的‘肥肉’,恐怕就是高丽了。爹,您还会是现在认为谁打下高丽就是谁的这种想法吗?”
朱高煦一眨不眨地紧紧盯着朱棣,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审视,像是在试图看穿朱棣内心深处的想法,就这样静静地等待着朱棣的答案。
其实,在以往,若是大明的财政状况不乐观,钱不够充足,再加上中原之人长久以来一直认为高丽是荒瘠之地,土地贫瘠,产出有限,根本不值得耗费大量精力前去占领。相比之下,更好的办法就是将其纳入宗属国,让他们定期上贡,这样大明就能躺着把钱给挣了。
可如今的情况已然不同,钱有了,凭借朱高煦产业所积累的财富,大明有了足够的财力;同时,朱棣本就精力充沛,又有着雄心壮志,也有精力去打理攻打下来的地方。如此一来,面对高丽这块“肥肉”,那当然不会轻易拱手让人,任其继续游离于大明直接统治之外了。
朱棣下意识地张了张嘴,刚要吐出“那当……”两个字,话还没有完全说完,朱高煦就毫不客气地一口打断:“爹,您还是慎重想清楚的好。您不妨静下心来仔细想一想,若是百年之后,即便老三确实是您的亲生儿子,可到那时他所拥有的高丽领地,可就不算在您一心为之奋斗的大明所属范围之内了呀。但若是将高丽收回来,咱们大明的版图就能更加完整。如此一来,在那青史之上,必定会重重地记载下您这辉煌的一笔,各处都彰显着您所缔造的大明的赫赫威名,您难道真的就一点儿都不心动吗?”
朱棣心里暗自恼怒,这小子,自己不说话的时候他也一声不吭,自己刚要开口表达想法,他就这么不给面子地直接打断。然而,听完朱高煦这一番说完的话之后,朱棣还是不禁微微一愣,脑海中不由自主地顺着朱高煦的思路思索起来。沉默了两秒之后,他语气中带着些不太自信的意味,开口问道:“应该不会吧!这天下如此广袤无垠,老子精力如此充沛,往更远处开疆拓土不是更好吗?为啥非要盯着高丽这一个地方不放呢?”
朱高煦见状,无奈地摊了摊手,脸上露出一副早知如此的表情,说道:“爹,您瞧瞧,现在高丽还没拿下来呢,您就已经如此不自信了,依我看啊,到时候还真的极有可能会有这一方面的想法。再者说,就像您说的往远处打……”说着,朱高煦微微眯起眼睛,别有深意地看了朱棣一眼,接着缓缓说道:“爹,您仔细琢磨琢磨,古往今来,哪一个帝王不期望着自己所做的任何事都能尽善尽美呢?您不妨想象一下,若是在一幅地图之上,将所有国家都用不同颜色标注区分开来,到时候大明周边连同大明本土都是统一的颜色,可唯独高丽的颜色与众不同,突兀地夹杂其中,您难道就不觉得格外刺眼吗?”
“你别说,你还真的别说!”朱棣一边摸着下巴,一边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被朱高煦这么一番言语刺激,他越琢磨越觉得好像真有那么回事儿,心中泛起了阵阵涟漪。
而此时,朱高煦的话还如同连珠炮一般没有说完:“爹,您想啊,这天下如此辽阔广大,说句或许有些过分的话,哪怕您穷尽一生,可能都不可能将天下所有的地盘统统收入囊中。万一到时候您征战到一半,突然……”朱高煦故意拖长了语调,做了个戛然而止的手势,暗示着“噶了”的意思,接着说道:“说不定那时高丽已然处于大明的地盘范围当中了。要是大哥的其余后代,他们没有足够强大的能力,不敢再往远处开拓征伐,您说,他们是不是会先想着,就和现在对待新城一样,先把离得最近的高丽给拿回来呢?”
朱棣听着朱高煦这一番话,眉头紧紧地皱了起来,心中莫名涌起一股烦躁之意,语气中带着些许不耐烦,直接说道:“直说吧,你小子到底想要干什么?”
其实,本来朱棣压根儿就没往这么多复杂的方面去想。在他心里,反正都是自己的子孙后代,到时候不管是谁占领了哪些地盘,似乎都没什么太大区别。但这些话,他又不能就这样直白地跟朱高煦说出口。毕竟,他的子孙可不单单局限于朱高燧和朱高煦这两支,朱高煦为自己的往后多做些打算,倒也算是人之常情。朱棣心里明白,朱高煦绕了这么大一个圈子,肯定是有所图谋,一时间也懒得再费神去揣测了,便直截了当地向朱高煦发问。
朱高煦见朱棣如此直接,脸上立刻浮现出一抹嘿嘿的笑容,说道:“爹,是这样,您下一道祖训,往后大明的帝王不得攻打三弟所在的高丽王朝。当然啦,到时候说不定王朝的名字已经改变,但意思就是这么个意思,就是现在高丽所包含的这片区域。还有啊,我在扶桑建立的国家,最好也能得到同样的保护。”
朱棣听闻,忍不住冷笑一声,说道:“哼,说到底,还是为了你那新城啊!”
朱高煦见状,伸出一根手指,在朱棣面前轻轻摆动了一番,一脸狡黠地说道:“不不不,爹,您可别这么想。说是保护我们两个的地盘,其实从长远来看,也是在保护大明啊。您仔细琢磨琢磨,就说现在,我们新城就已经研制建造出了许多您连见都没见过的武器。若是再过几十年,甚至几百年,爹您觉得,到那个时候,大明还能轻而易举地打得过我们这一脉吗?”
朱棣听闻朱高煦此言,顿时感觉全身汗毛倒竖,一股寒意从脊梁骨直窜上头顶。他双眼圆睁,眼神中满是不善,直直地盯着朱高煦,紧接着从喉咙里发出一道带着几分无力却又饱含愤怒的怒吼:“你敢!”
其实,在之前朱棣自己就曾隐隐约约想过类似的问题。毕竟,朱高煦在新城的发展势头确实不容小觑,那些新奇武器的出现更是让他心中有所顾虑。只不过,就像朱高煦之前说的那样,就算那些武器真的能发展到足以威胁大明的程度,恐怕都得是几十年后的事情了。到那个时候,他朱棣说不定早就不在人世了,所谓“儿孙自有儿孙福”,他即便想管,也鞭长莫及。
然而,此刻朱高煦却在这个时候将此事如此直白地说出来,朱棣瞬间就像被踩了尾巴的猫一样跳脚。他的脑海中瞬间闪过一个可怕的念头:难道朱高煦早就有了这般谋逆的想法?是不是就等着自己一咽气,便要起兵造反,颠覆大明王朝?
眼看朱棣气得仿佛下一秒就要跳起来动手揍自己,朱高煦瞬间意识到自己刚刚说的话实在是太容易让人产生误会了。他心中暗叫不好,急忙满脸堆笑地朝着朱棣解释道:“爹,您可千万误会了,您先别着急上火,消消气,先坐下,坐下呀!对了,您听我慢慢跟您解释。”
在朱高煦连哄带劝之下,朱棣总算被安抚着勉强坐下。朱高煦这才稍稍松了口气,继续说道:“爹,虽然我刚刚说的话可能不太中听,但这确实是摆在眼前的事实啊。您想啊,到时候要是处理不好,总归是要出大问题的。所以呢,现在您要是能留下一道祖训,那自然是再好不过的了。等老三回来之后,您也跟他好好说一说,咱们父子三人都给各自的后代留下祖训,彼此之间互不侵犯,这样的局面不是更好吗?”
见朱棣依旧沉着一张脸,眼神中还带着几分警惕与不满,朱高煦倒也不介意,继续喋喋不休地自顾自说着:“爹,就像我之前跟您提过的,这天下广袤无垠,您就算再有雄心壮志,一口也吃不下啊。现如今,我已经派遣了许多人手出海远行,四处探索。经过这段时间的努力,我手中的世界地图已经愈发趋于完善了。到时候,咱们父子三人好好商量一番,各自挑选一个方向去发展,彼此之间互不打扰。您想想,要是经过几百年一代又一代的发展,说不定在我们三方共同的努力之下,整个世界啊,还真有可能成为咱们朱家的天下呢!”
“嗯?”朱棣听闻朱高煦的话,不禁猛地一惊,原本还沉浸在对朱高煦那番话的复杂思绪中的他,瞬间回过神来。他急忙转过头,眼神中满是诧异与难以抑制的激动,紧紧地盯着朱高煦,大声问道:“你有世界地图?”
见朱棣不再像刚刚那般怒发冲冠,朱高煦暗自窃喜,故意装出一副深沉老到的模样,慢悠悠地装模作样摆摆手,说道:“也没有啦,爹,我只是说快完善了而已。不过呢,现在大体上已经七七八八,起码能够看出个大概模样了。”
“在哪?”朱棣一听,眼睛瞬间亮得如同夜空中最璀璨的星辰,呼吸也不由自主地急促起来,仿佛下一秒就要立刻见到那张神秘的世界地图。
看着朱棣这般着急激动的模样,朱高煦心中满是得意与满意。他心想,相信古往今来,任何一个帝王,只要听闻世上有一张能展现整个世界全貌的地图,都绝对不会无动于衷吧?在此之前,朱高煦仅仅对唐月、马三宝以及二虎等寥寥数人提及过这件事情。其实,他早就预想过对朱棣说起此事后,朱棣会有的反应,如今看来,果然和自己料想的一模一样。
这时候,朱高煦反倒不着急起来了,他摆出一副沉稳的姿态,对着朱棣缓缓按按手,说道:“爹,您别激动嘛,这不正跟您说呢吗?您瞧瞧您,都三十多岁的人了,怎么还这么沉不住气,能不能和我一样成熟稳重一些呀?”
本来就心急如焚的朱棣,听到朱高煦竟敢如此调侃自己,顿时气得鼻子都快歪了。他想都没想,没好气地朝着朱高煦的后背就是重重的一巴掌,怒喝道:“反了反了,你小子胆子越来越大了,居然还训起老子来了!”
朱高煦被这一巴掌打得龇牙咧嘴,他一边揉着肩膀,一边带着些报复性的语气对朱棣说道:“爹,地图现在还在新城呢,确实还没有完全画完。您现在就算再着急想看,那也没办法呀,还是耐心等着吧。等我们彻底画完之后,定然会给您送一份过来的。”
本来朱棣对其他事情还没觉得怎样,可如今得知世上竟然还有世界地图这等神奇之物的存在,他哪里还能安安稳稳地坐得住。若不是碍于自己帝王的身份,恐怕此刻早已像个急躁的孩童一般抓耳挠腮起来了。即便强行压抑着内心的冲动,朱棣依旧根本静不下心来。只见他双手不由自主地置于朱高煦的肩膀上,双手微微颤抖着,急切地晃动着朱高煦,近乎哀求般地说道:“画没画完其实不重要,爹现在就只想看一眼,就一眼,看看这个世界到底辽阔到什么程度,究竟有多大啊!”
朱棣作为一代帝王,其实心里一直都清楚,在大明的版图之外,这世上还存在着大量形形色色的国家。然而,这些国家究竟数量几何,却始终是个谜。而且,各个地方之间相隔的距离极为遥远,有的甚至远到穷尽他这一生的时间与精力,都不可能走遍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毕竟,想要获取关于世界各地详尽准确的消息,这可不是仅仅依靠人力就能够轻易达成的事情。
此刻,当朱棣得知朱高煦竟然拥有世界地图,他对朱高煦的能力顿时又有了全新且更为深刻的认识。朱高煦所展现出的这份能耐,着实让朱棣刮目相看。与此同时,朱棣内心深处那份强烈的好奇心也被彻底勾了起来,他愈发渴望能亲眼看一看那张地图,满足一下自己对世界全貌的探寻欲望。
“那可不行!”朱高煦对此却不为所动,只见他轻轻一甩,将朱棣搭在自己身上的手给推开,随后慢悠悠地端起一杯红酒,轻抿一口,那副悠然自得的模样,仿佛故意在吊朱棣的胃口。“这世界地图,可是我们新城至关重要的资料,绝对不可能随随便便就向外人泄露出去。您也知道,现如今我们新城和北平在很多方面已经就此隔离,这种情况下,把如此重要的东西分享给您,于情于理都有些不太合适吧?”
朱棣一听这话,脸色瞬间变得如同锅底一般漆黑,他神色不善地盯着朱高煦,心中暗自骂道:“你这个狗东西,原来在这儿等着我呢!”朱棣气得咬牙切齿,目光如炬地看着朱高煦,从牙缝里仅仅吐出一个字:“说!”那简短而有力的一个字,仿佛带着无尽的威严与急切。
朱高煦见状,不但没有丝毫畏惧,反而嘿嘿一笑。他一点也不怕朱棣此刻的怒火,脑袋直接凑到朱棣面前,不紧不慢地说道:“爹,您别这么着急嘛。您瞧瞧,现在就算您再心急如焚,那也无济于事啊。您现在连大明的天下都还没有完全稳稳拿下呢,又何必着急看那世界地图呢?您就放心吧,等到您将整个大明彻底收入囊中的时候,那世界地图啊,我保证第一时间就送到您的手中。”
然而,朱棣并没有因为朱高煦这番话而变得开心起来,反而是心里愈发痒痒,那份对世界地图的渴望如同猫爪在心尖上挠动一般,让他坐立难安。
朱高煦眼睛咕噜咕噜地转了转,随后开始在桌子四周来回踱步。突然,他看到一旁摆放的茶壶,眼睛瞬间亮了起来,仿佛想到了什么绝妙的主意。只见他快步走过去,将茶壶小心翼翼地挪过来,接着倾斜着壶身,在桌子上缓缓倒出一滩水。在朱棣满是不解的目光注视下,朱高煦这才缓缓开口说道:“爹,虽然现在地图没办法给您看,不过嘛,我还是能给您简单介绍一下这个世界大概的模样的。”
说着,朱高煦兴致勃勃地伸出手指,在桌子上沾着那滩水缓缓滑动起来,脸上带着一种难以掩饰的得意神色,仿佛他此刻手中掌控的并非是一滩水,而是整个世界的版图。“我们现在已经将发现的大陆整合起来,随后啊,为了方便记录和研究,我们把这些大陆划分成了几个不同的区域。”
朱高煦扒拉出一滩水,轻轻俯下身,手指点着这滩水,语气颇为自信地说道:“爹,您看,大明所在的这片地方,我将其称为亚洲。而咱们大明呢,就处在东亚这个位置。您知道吗,除了东亚,这亚洲啊,还有中亚、东南亚等等不同的区域呢,每个区域都有着各自独特的风土人情和丰富资源。”
紧接着,朱高煦的手指在桌面的另一处用力一指,眼睛亮闪闪地看向朱棣,兴奋地说道:“这个地方呢,是中东。爹,您往后要是有机会,可以朝着这个方向谋划谋划,打一打。那个地方的资源啊,那可真是丰富得超乎想象。您儿子我可是把这么好的地方都告诉您了,您可得好好考虑考虑。”
朱棣全神贯注地看着朱高煦,眼睛里闪烁着兴奋与好奇交织的光芒,此刻的他,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未知宝藏的世界门口,越发想要知道其余各处的消息了。“还有呢,继续说完。”朱棣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急切,显然,朱高煦所描述的一切已经彻底勾起了他浓厚的兴趣。
不过朱高煦却不准备继续说下去了。他心里明白,要是真的想要给朱棣讲清楚这世界地图上的所有信息,恐怕今晚都说不完。而且依照朱棣的性子,说完一件事,他立马就会忍不住追问起其他的问题,那可就永远没个头了。正好茶壶就在旁边,朱高煦顺势豪迈地将茶壶拿起来,仰起头灌了两口,随后胡乱地摆摆手,一副意犹未尽却又坚决打住的模样,说道:“就这吧,不说了不说了。今天说得也够多了,再说下去,您老恐怕今晚都睡不着觉咯。”
朱棣狠狠地盯着朱高煦,心中满是无奈与懊恼,他最讨厌这种先勾起别人兴趣,却又不负责任戛然而止的人了,可朱高煦偏偏是自己儿子,他又能如何?可总不能真的逼着朱高煦继续说吧,而且仔细想想,今天得到的消息也确实够多了,差不多也该适可而止了。
一旁的石当和张辅,从朱高煦开始讲述世界地图起,就早已停止了原本的对话。张辅更是被朱高煦所说的内容震撼得不知所以,他感觉自己的脑袋都快要跟不上节奏了。他都听到了什么啊?不过是来陪着燕王吃个饭而已啊,谁能想到这么多闻所未闻的消息,如同潮水一般一股脑地涌进了自己的耳朵里面。什么世界地图,什么亚洲,什么中东,这些概念对于张辅来说,完全是前所未有的冲击,他的脑袋此刻已经混乱成了一团麻。
还有,从刚刚朱高煦的话语中,张辅似乎听出,燕王的三个儿子已经开始各自划分属于自己的地盘了吗?怪不得很长时间都没有见到朱高燧,原来对方早已经前往高丽,开启了开疆扩土的征程。这一切的变化,实在是让张辅有些应接不暇。
张辅心思百转,想到朱高燧身为燕王之子,身份如此尊贵,却甘愿前往高丽这样充满未知与危险的地方开疆拓土,亲自置身险地,这份勇气与担当实在是难能可贵,心中不由得对朱高燧充满了深深的敬意。而且,经此一事,朱棣在张辅心中的形象愈发高大起来。能将三个儿子全部培养得这般优秀,各自有着非凡的才能与魄力,这等本事着实令人惊叹不已。朱棣不仅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更是一位成功的父亲,能让儿子们在各自的领域发光发热,独当一面。
就在张辅沉浸在这般感慨之时,朱高煦已经和朱棣基本谈完了事情。朱棣又端起酒杯,轻轻抿了两口红酒,微醺的神色中透露出一丝倦意,他看了朱高煦一眼,缓缓起身,声音沉稳地说道:“那今日就这样吧,你们自己吃吃喝喝,好好放松放松,我就先离开了。”话语间,尽显上位者的从容与威严。
朱高煦见状,赶忙起身相送,脸上带着恭敬的笑容说道:“行,爹您放心。我这次回去,一定立马将三弟带回来拜见您。之后我们新城就要直接出海开启新的征程了,就不再专门向您禀告了。”说到这儿,朱高煦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猛地转头,目光直直地看向从刚才起就一直安静聆听、没有说话的张辅,眼中闪过一抹热切与期待:“对了,张辅,你有兴趣跟我们一起出海闯荡吗?”
稍微停顿了一下,朱高煦眼中满是诚意,继续说道:“你也知道,现在扶桑刚刚被我们拿下,当地的局势还不算太稳定。你要是愿意跟着我过去的话,我直接将整个扶桑交给你打理,包括当地的军区也都交给你管理,让你全权负责。如此一来,你便能在那片土地上施展你的抱负与才能,建功立业,如何?”朱高煦是真的对张辅起了爱才之心,在他看来,张辅不仅是个能征善战、能力卓越的优秀将领,而且本身对燕王忠心耿耿,绝对算是管理扶桑的合适人选。若张辅能答应,扶桑之地在他的治理下,必定能迅速稳定下来,成为新城向外拓展的重要据点。
还不等张辅张口回应朱高煦,朱棣瞬间就察觉到了朱高煦的意图,顿时不满起来。只见他脸色一沉,眼神不善地紧紧盯着朱高煦,那模样,鼻子都快要被气歪了。他强压着怒火,没好气地对朱高煦说道:“我这还没迈出这门槛呢,你就急不可耐地开始挖我的人了,你说说,你怎么就这么好意思呢?”朱棣心中又气又恼,自己这儿子也太心急了些,当着自己的面就公然招揽人才,完全没把自己这个爹放在眼里。
朱高煦倒是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他若无其事地摊摊手,振振有词地说道:“这有什么大不了的,爹。俗话说良禽择木而栖,我能给张辅提供更好的发展空间和机会,他跟着我,自然能有更大的作为,这不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儿嘛。这一方面,我就不得不说一句爹了。张玉毕竟是您多年的生死之交,您肯定也希望看到张辅能有更大的成就,一展宏图吧?我这也是为张辅的前程着想呀。”
听到这话,朱棣的脸色瞬间就黑得如同锅底一般。他心里清楚,这老二说话是越来越没个分寸,越来越不讲究了。这一番话,简直就是在赤裸裸地挑拨他和张玉的关系,好像自己只要多说一句反对的话,就是故意压制张辅,不给张辅发展的机会似的。朱棣心中暗暗恼火,却又一时不知该如何反驳朱高煦这看似有理的歪论。
好在张辅为人正直忠诚,面对朱高煦的招揽,他没有丝毫的犹豫。只见他神色坚定,只是轻轻摇了摇头,言辞恳切地说道:“多谢二公子的一番好意,不过张辅承蒙大明多年的栽培与厚爱,早已下定决心,希望能为大明奉献自己的一生。实在是辜负您的美意了。”张辅的声音虽然不高,但却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决心。
朱高煦其实心里早有被拒的准备,对于张辅的拒绝,他并没有丝毫的不满。毕竟,正是因为深知张辅的忠心耿耿,他才料到张辅不可能因为自己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就轻易地离开大明。他刚才问那一句,也不过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而已,本来就没抱多大的希望。
听到张辅这般坚定的回答,朱棣心中的不满顿时消散了不少,脸上满意地一笑,随后更是畅快地哈哈大笑两声。他走上前,亲切地拍拍张辅的肩膀,说道:“不要这么拘束嘛,你们年轻人就好好喝,好好聊,我先走了,不打扰你们的兴致了。”说完,朱棣也不再做任何犹豫,直接转身,迈着沉稳的步伐出门而去。
临走时,朱棣的目光不经意间扫到了桌子上剩下的大半瓶红酒。他略微停顿了一下,眼神中闪过一丝狡黠,随后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顺手将那大半瓶红酒默默收进了自己的衣袖当中,动作娴熟又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