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6章 神奇的彩色石林(2 / 2)大唐诗家夫子首页

王昌龄师生还得知,来这里接水的人不仅有肃州当地的居民,而且从凉州到天山的整个西域都有人来这里接水,用马车或者用骆驼带到各地封窖陈酿。在西域的大部分地方都可以喝到由酒泉神水窖藏十年以上的陈酿,如果把这种神水窖藏上百年甚至数百年,这种酒就可以作为国宴的高档名酒。当年隋炀帝西巡,登焉支山会见二十七国国王及使者,国宴上用的酒就是这种由酒泉神水窖藏了五百年以上的“酒泉千年陈酿”。

王昌龄师生将竹筒装满酒泉,刚刚准备向着花城方向奔驰,忽然前面一位威武雄壮的军士策马迎面而来,五师生正注意看那人,那人已经来到五师生面前,双方同时愣了一下,接着就亲切地叫起来:

“王老师!薛家兄弟!你们……”“三牙子哥,奥,郑武军哥,你怎么在这里?”

王昌龄一把抓住郑武军的手说:“武军呀,这叫着不怕找着只怕碰着,想不到在这里碰上你,你们的军营就在这里?”

“好呀,好!我们的军营就在花木兰营城,花城湖西岸,离这里不远,四五十里,花城湖去过吗?那里的风景好着哪。不忙,我要到肃州城里办一点小事,我们一起走,办完事我们一起去营房。”于是王昌龄五师生同郑武军一起回到肃州城,只一顿饭功夫,郑武军办完了事,六人一起向花城湖而来。原来郑武军也是灞上人,七年前投军进了肃州,由于路途遥远,通信不便,灞上人对郑武军在哪里一点儿也不知道,想不到在这里被王昌龄师生碰着了,双方都非常高兴。一路上,郑武军不断地询问起家乡的情况,不时向王昌龄师生介绍沿途风景:

“那里是著名的祁连山草原风光,那座山背后有沙漠冰川奇景,那里郁郁葱葱的一片是肃州有名的原始森林……”

前面出现了一大片碧绿色,郑武军告诉大家,那就是花城湖。说话间大家已经到了花城湖边,只见一泓碧水清澈见底,湖面微波荡漾,几处沙洲远远近近分布,沙洲上的芦苇清晰可见,各种水鸟星星点点,时而有水鸟飞起,一只两只,或者一群。湖对岸,远山如黛,嘉峪晴烟依稀可辨。抬头南望,祁连雪峰巍然耸立,骄阳下的晶莹冰雪,令人顿生清凉。再看湖的北边,那里有延绵起伏的沙丘,高低错落、形态各异,远远望去金黄一片。随着距离越来越近,可以清楚地看出那些沙粒分红、黄、黑、白、青五色。郑武军告诉大家,这就是花城湖有名的五色金沙。

说话间已经到了花城湖西岸,一座古城出现在面前,郑武军介绍:“这就是我们的营房,你们看城门上的题字。”大家举目一看,城门上方果然用王羲之行草阳雕“花木兰营城”五个大字,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飘逸洒脱,很好地体现了古代巾帼英雄的气派。

郑武军带着王昌龄师生进了军营,军士们都叫郑武军为“郑都统”,纷纷跟“郑都统”打招呼问好。忽然郑武军指着王昌龄师生说道:“你们知道这几位是谁吗?你们当然不知道,告诉你们吧,他们是我的老乡,长安灞上的邻居。奥,还 一秒记住域名m.3qdu.com

有这位王老师,你们知道他是谁吗?说出来让你们都吓死,他就是长安洛阳闻名的大诗人、七绝圣手王昌龄!”

郑都统这一介绍,军营立刻砸了锅,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到王昌龄身上。忽然有人问道:“王昌龄这名字我们没听说,是不是前年到过这里的王之涣的兄弟?”

郑都统说“要说是也是,这位王老师虽然是灞上人,但是他的祖籍也在晋阳,王之涣是晋阳人,还有那位写过葡萄美酒夜光杯的王翰也是晋阳人,他们三位的年龄都差不多,要说他们三人是同宗兄弟也说不准。”

“这么说来,大诗人都出在王家?好吧,我们欢迎这位王老师也给我们这些边关军士吟一首诗,大家说好不好?”一位军士提议。这一提议,王昌龄不吟诗也不行了,到了这份上,如果吟不出一首诗来,岂不削了郑武军的面子?于是王昌龄略加思索,一首诗的腹稿就出来了,于是大声说道:“各位军士朋友,今日我王昌龄有幸跟朋友们聚会,我王昌龄也有一首小诗献给大家,我的题目是……”

“肃州词?”一位军士抢过话头说。

“王之涣跟王翰的凉州词都是在凉州写的,我王昌龄现在在肃州,是不是就用肃州词呢?可倒是可以,但是我不想用肃州词这题目,我的题目是,从军行:

“玉门山嶂几千重,山北山南总是烽。人依远戍须看火,马踏深山不见踪。”

王昌龄吟诗罢,只听“哗”地一声,军营里响起排山倒海的鼓掌声、吆喝声。郑武军向着大家用力地摆手,声音终于停下来了,又听人提议再来一首,郑武军刚要开口,王昌龄又开口了:“既然大家喜欢我王昌龄的诗,我就再来一首吧,不过大家听了不要太想老婆,题目还是从军行: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又是一阵经久不息的掌声。郑武军又摆手止住鼓掌,但是还有人要求再来一首。这时候薛家老四手里举着一个本子大声说:“我们王大哥现在已经累了,大家喜欢王大哥的诗,我这里有王大哥的诗集,都是我们兄弟平日记下来的,如果大家喜欢,就拿去自己抄写吧,过几天我们离开军营,你们退给我吧。”老四说罢,立刻有许许多多的人争着要抄写,老四递给了离自己最近的一名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