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多时,门外又有马蹄声急骤,一员虎背熊腰的老将大步流星走入。
一声声“段公”,此起彼伏。
桥玄转身,没有多做寒暄,一声令下,官署外早已整肃的兵马应声而动。
为首者,正是桥玄与段颎。
“公祖如此兴师动众,就不怕贼人……”
段颎话音未落,桥玄已伸手按上剑柄:
“奸人无状,玄岂以一子之命而纵国贼乎!”
——
汉代称谓的使用,存在明确的指向性和语义差异:
1“贼”,危害秩序的违法者杀人、谋反等。
2“寇”,武装侵袭的群体性威胁侧重外部。
3“盗”,以非法手段获取财物的人强盗、窃盗。
4“奸”,指阴险狡诈、有危害的人阴谋、欺诈。
5“宄gui”,专指“内部作乱者”。
6还有凶、暴、桀、豪、猾、虏、胡……顾名思义。
——
马蹄踏碎薄冰,刘方伏在鞍上疾驰,鬓角碎发被风割得生疼。
他脑海中翻涌着前世距今五年后的场景……
也就是光和二年的那场劫案,幼子的哭喊混着贼人叫嚣,最终都化作血泊。
虽然说大汉自安帝后法禁松弛,雒阳劫持人质事件频发,甚至权贵之家亦不能幸免。
可敢劫太尉之子,终究是头一遭。
也是三名贼人,不过却是把桥玄幼子劫持到府内楼上。
当时的司隶校尉阳球、河南尹及雒阳令率吏卒包围桥府,但因顾忌人质安危未敢强攻。
桥玄怒斥官吏怯懦,催促进攻,贼人见大势已去,杀害幼子后自尽或被击杀。
之后,桥玄亲赴宫阙请罪,请求朝廷立法严禁劫质赎金。
刘宏采纳其建议,颁布“凡劫质皆并杀之,不得赎财”法令,此后雒阳劫质案绝迹。
这也算是桥玄生平中很出名的一件事。
外人只道桥公铁面无私,却不知在事后,桥玄抱着幼子遗体的模样……
更不知道那夜书房传来的碎砚声。
传言是说贼人勒索钱财,桥玄大义立威。
虽然桥玄当时没有和他说的太清楚,但是看后来的事情发展也能猜出一二来。
也是光和二年,在此事不久后,阳球在众多势力的帮助下,收押了中常侍王甫等人。
阳球亲自拷问,五毒备极,王甫父子皆死于杖下。
而前世的段颎也是陷于此事中,选择了自杀。
不出意外的话,劫质案就是为了拉拢桥玄这个助力,为了彻底剪除王甫一党布的局。
刘方手中马鞭突然劈向空处,惊得坐骑长嘶。
“如果说前世也是蹇硕暗中谋划的话,为了搬倒王甫与段颎等人,倒是在情理之中……”
可如今,这场劫案提前了五年。
长子早逝,幼子若再遭劫……
纵然桥玄可以表面一副风轻云淡,大义凛然的模样。
可无论是哪个当父亲的,失去了壮年时的骄傲与暮年时的珍宝,想必都受不了吧。
这老头就是喜欢咬碎了牙往肚子里咽……
前世桥玄立法后,雒阳虽然再无劫质案,但是他每次回到桥府,都会盯着当年事发的楼阁出神。
断不能让那染着骨肉之血的命令再从桥玄手中递出。
“驾!”
他抖缰挥鞭,四蹄腾起碎雪。
风灌进领口,冻得他牙关发紧,却让思绪愈发清明。
蹇硕的计划,他虽未全窥,却也能掂出几分斤两。
凭他对蹇硕的了解,其中肯定有一条是蹇硕想为他谋取桥玄的助力。
所以那些被劫的袁氏、杨氏孩童或许无碍,可桥玄幼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