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炸药小子诺贝尔
关于文学奖这种东西,历史其实不算太久远,像世界上第一个文学奖是法兰西学院文学大奖,该奖项于1912年创立,由法兰西学院颁发,并得到勒美带·拉利维埃尔基金会的赞助。
但是随着时代的变化发展,文学奖可谓是遍地开,一方面是为了发掘那些不为人知的优秀作家,给予他们应有的名誉以及物质上的支持。
要知道,并非是所有的优秀作家在一开始都能为大众所熟知和接受,而很多人自然也不可能从浩如烟海的出版书籍中自己一本一本来判断,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所谓的文学奖算是一个作品优选与推荐。
既能让优秀作品得到应有的关注和名誉,也能在一定意义上保护文学的多样性,不至于让那些小语种、小国家的冷门作品无人问津,一直被人忽视。
在这方面诺贝尔文学奖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尽管有关它的争议可谓是铺天盖地,越来越多的人都觉得这是个什么圈地自萌的垃圾玩意,但它身上总归是有一个还算不错的特质,那就是它的世界性。
在历任得主中,总能看到一些冷门到不能再冷门的小国作家以及他们的作品出现在大众的视野里,如果诺贝尔文学奖没有颁给他们,那么这些人以及他们的作品大概是再也不会被更多的人看到了。
总之归根结底,这无非是另一种意义上的作品优选,太过看重乃至太过不屑大概都不完全对。
况且诺贝尔文学奖错过的大作家可太多太多了,别的不说,1901年诺贝尔文学奖的第一个获奖者是法国作家苏利·普吕多姆,而被他击败的对手是谁呢?
那便是有着一系列诸如“容貌焦虑症患者”、“顶级富二代”、“纨绔子弟”、“吃喝嫖赌爱好者”,以及再之后的“中年危机”、“俄国镜子”等等特征的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
只能说匹配机制确实有点逆天,但偏偏那位法国作家还真赢了
错过老托这种级别的作家,除了证明那个时代的诺贝尔文学奖评选团有点吊毛以外,其它的什么也证明不了。
而文学奖的另一方面,那自然就是造成了很大意义上的资源垄断以及小圈子腐败等现象,这方面全世界都一个吊样,诺贝尔奖的毛病显而易见,与此同时,鲁迅文学奖和茅盾文学奖的争议也相当大,法国的龚古尔奖更是受到了该国评论界的严厉批评,指其已沦为出版商牟利的手段
说回现在,在当下这个年头,文学奖无疑是一个很新鲜的事物,因此当米哈伊尔说出口后,在场的大部分人都有些惊奇地朝他看了过来。
好在东西虽然新鲜,但听起来并不难理解,因此别林斯基在惊讶之余,也是有些好奇的问道:
“听起来倒是可行,但米哈伊尔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呢?”
“一方面是一个激励吧,我希望能在我们的杂志上看到更多优秀的作品。”
说到这里,米哈伊尔还专门顿了顿,朝着年轻的陀思妥耶夫斯基深深地看了一眼。
而就是这一眼,年轻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心脏顿时狂跳起来,而米哈伊尔接下来的话更是让他的心跳频率进一步加快:
“每年年末评选,至于奖金的话,暂定为五百卢布,后续如果杂志的发展还不错的话,这个数字或许会再涨一涨。”
五百卢布!
听到这个数字的老陀一下子就呆在了原地。
虽说他最近确实是一举成名,邀请他的人和想见他的人可谓是一波又一波,但是因为最近没怎么写作和消费习惯的问题,他的生活依旧常常陷入窘迫,时不时的只能靠喝大麦茶和啃面包过日子。
而如果要是能够拿到这笔奖金的话,我陀思妥耶夫斯基也未尝不能像米哈伊尔那样,来上一场酣畅淋漓的豪赌,然后一举过上人人敬仰的日子
经典的幻想环节又开始了
陀思妥耶夫斯基开始在那里幻想的时候,旁边也是有人开玩笑道:“米哈伊尔,你这是想为自己发奖金了吧?只要你在杂志上写新作品,除了你还有谁能拿到这个奖呢?”
“当然会有别的作家能拿的。”
米哈伊尔先是笑着摆了摆手,接着才继续道:“不过我确实不参与奖项评选,你们要是有好作品的话,就尽快交给我们吧。”
“听起来是个不错的主意,要是这笔钱能够帮到那些富有才华却不得不因为生活而受苦的作家,那就再好不过了。”
稍稍又思考了一会儿,别林斯基忍不住点头称赞道:“这是一个非常高尚的提议!我完全赞同这件事。而且我觉得这将是一个了不起的创举,它会帮助推动昏昏沉沉的文学界继续向上的!”
而假如说别林斯基在考虑这个奖项的时候,更多的还是考虑了它对作家们的帮助作用的话,那么一旁的涅克拉索夫在认真思索了一番之后,觉得自己才算是真正理解了米哈伊尔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