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99章 羌人善射,左冯翊死于流矢也不足为(1 / 2)三国:我刘辩,让大汉再次伟大首页

第199章 羌人善射,左冯翊死于流矢也不足为奇吧?加更!求月票

读者老爷们五一快乐,先加一千字的更,继续求月票!

雒阳,永安宫中

刘辩看着几封来自北地郡的加急奏报,还以为是有什么大事发生。

但阅罢后,刘辩只想把左冯翊宋枭拉到自己面前,摘下他脑袋上的进贤冠,解开腰间玉带,对着他的进贤冠撒尿。

“臣左冯翊宋枭谨奏,凉州寡于学术,故屡致反暴。今欲多写《孝经,令家家习之,庶或使人知义。”

宋枭将凉州屡屡反叛的原因,归咎于教化不足,所以建议让凉州家家户户抄写《孝经,让他们知晓礼义。

对此,刘辩只想说……你有毛病吧!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合着你这老东西是准备跳过“仓廪实”的环节,直接强迫凉州百姓“知礼节”?

孤以为自吕……王莽死后,天下再无此等愚蠢的理想主义儒生!

还抄写《孝经,你信不信凉州人能在你身上用刀子刻一篇《孝经?

宋枭还在奏疏中弹劾长水校尉刘备,擅杀出身名门的降将马腾,并举马腾为例讲述在凉州传播《孝经的可行性。

宋枭表示,马腾就是因为早年贫困没有机会沐浴王化,不得不与披发左衽的羌人一同居住,最终才走上了歧路反叛朝廷。

如今他对马腾讲述了《孝经中的经义,马腾沐受教化,感恩涕零,当即表示要归顺朝廷,为汉室效死。

马腾:啊对对对,能放我一命你说什么都是对的!

但是刘备却令长水司马关羽和胡骑司马张飞,强行将马腾推出去斩首示众。

宋枭在奏疏中对刘备的恶劣行径进行了谴责和弹劾,认为会导致日后凉州叛将无人再敢归顺,是寒了叛将的心。

刘辩差点气笑了,合着忠心于孤的将军们的心就能寒了是吧?

而刘备的奏疏也挺有意思的,先是向他请罪,将马腾的夜袭造成关羽所部九百人阵亡的罪责都揽在了自己的身上。

紧接着刘备也弹劾了宋枭,表示宋枭自从征以来屡屡与他作对。

左冯翊的官秩为二千石,官秩上虽与其他各郡的太守同级,但实际上却是更为尊贵的。

三河与三辅六郡,于大汉而言地位特殊,这六个郡的行政长官实际地位是比同级官秩的官员是要高半级的。

因而宋枭对于屈居于刘备这个比二千石的长水校尉麾下,实际上是相当不服气的,并且在军中毫不掩饰对于刘备的鄙薄。

宋枭时常向左扶风郡国兵言说,长水校尉不过是个运气好的宗室,有幸听讲于卢植门下,榜上了与太子的同门之谊,这才得到太子殿下的信重,只不过是幸进的奸佞罢了。

而宋枭如此针对刘备的原因,也不只是因为屈居于刘备麾下,还有一个主要原因是,刘备竟然不通经学!

而这样的“文盲”,也配当是他们古文学派巨擘的弟子?

连带着其他人也都被宋枭批了个遍,批驳关羽整日装模作样,捧着本《左氏春秋却只读其文字,不通其经义,分明是附庸风雅。

又说张飞是粗野鄙夫还整日练习书画,却不去研读经义,就连傅燮都没逃得过这张臭嘴。

傅燮师从刘宽,刘宽是宗室却也是今文学派巨擘,喷起傅燮来就更是毫不留情。

刘辩对此表示大为震撼,你也是真敢骂,也就是运气好碰上了刘关张与傅燮这些正派人物,不屑于行阴诡之道。

否则……羌人善射,左冯翊死于流矢也不足为奇吧?

傅燮的奏疏中表示,刘备顾虑大局,因此一直表现得相当克制和忍让,只要宋枭没有公然违抗他的军令,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然而,将帅失和,军心必乱,长此以往折损的是忠心于朝廷的军士。

刘辩揉了揉脑袋,他实在是想不明白这种蠢货怎么当上左冯翊的,莫不是他老子当年收了这厮的“买官钱”,转过身对高望道:“去唤吏曹尚书来!”

不多时,高望便领着人入殿,梁鹄一路小跑而来,气喘吁吁,冠帽都因奔跑而歪斜,匆忙地用衣袖抹了一把额间即将滴入眼睛的汗水,俯身行礼道:“吏曹尚书臣鹄,拜见太子殿下。”

梁鹄是他家那位昏君的心腹,之所以能担任吏曹尚书,完全是因为他家那位昏君要卖官鬻爵。

吏曹尚书主选举祭祀事,为了顺利地卖官鬻爵自然要安排个心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