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阳城,丞相府议事厅。
张固的手指在地图上轻轻敲击,目光在内黄与邺城之间来回游移。厅内烛火摇曳,映照着郭嘉苍白的面容和诸葛亮沉静的眼神。
"邺城四大粮仓尽毁?"张固的声音里带着一丝难以置信。
郭嘉微微颔首,嘴角勾起一抹冷笑:"沈练不负所托,一把火烧得干干净净。邺城现在乱成一锅粥,曹操正忙着清洗汉室旧臣。"
贾诩捋着胡须补充道:"内黄守军听闻邺城生变,听说已有逃兵出现。此刻攻城,想必会事半功倍。"
张固目光转向诸葛亮:"孔明以为如何?"
诸葛亮轻摇羽扇:"天赐良机,不可错失。内黄乃邺城南面门户,若得此城,我军可长驱直入。"他手指点在地图上,"曹仁虽善守,然粮道已断,军心必乱。"
张固猛地拍案而起:"传令!点兵七万,明日辰时出发!"
厅外雷声隆隆,仿佛上天也在为这场即将到来的大战擂鼓助威。
三日后,内黄城外。
张固勒马驻足在一处高岗上,身后七万大军如黑云压城。他眯起眼睛望向远处的城墙——那上面密密麻麻站满了守军,阳光下刀枪如林。
"曹仁还真是名不虚传。"张固轻声道。即使粮道被断,这座城池依然井然有序,丝毫没有慌乱之象。
身旁的郭嘉咳嗽两声:"强攻伤亡太大,不如先试试攻心。"
诸葛亮会意,对身旁亲兵低语几句。不多时,一队衣衫褴褛的降兵被带到阵前。他们面向城墙,开始呼喊城内亲人的名字。
"二娃子!我是你叔啊!邺城粮仓都烧光了,别给曹操卖命了!"
"三哥!娘想你想得眼睛都哭瞎了,回家吧!"
喊声如潮水般涌向城墙。张固看到城头守军开始骚动,有人探头张望,有人交头接耳。但很快,一队督战队上城,几个探头过度的士兵被当场斩首,骚动立刻平息。
"看来曹仁治军极严。"张辽皱眉道。
马超冷笑:"严刑峻法终难持久。待我带着攻城部队冲上一阵,看他们还守不守得住!"
张固正要下令,诸葛亮却道:"主公且慢。今日天色已晚,不如先安营扎寨,让将士们饱餐一顿。"
贾诩阴险地补充:"最好在城下不远处埋锅造饭。"
张固会意,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黄昏时分,内黄城外飘起阵阵炊烟。张固军中架起数百口大锅,炖肉的香气随风飘向城墙。守军们伸长脖子,喉结不停滚动。
此时内黄守军有四万兵马,可是邺城已经好几天没有运粮过来。而曹仁为了防止粮草不济,早就开始下令削减用度。
"丞相有令!先登城者,赏黄金百两,赐良田百亩!特等功牌一个!"张固派嗓门大的士兵在城下呼喊,"投降者,一律免死,还发路费回家!"
城头上一片寂静,但张固知道,饥饿与思乡之情正在守军心中蔓延。早晚会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子夜时分,张固军帐中灯火通明。
"明日攻城,当以雷霆之势。"诸葛亮指着沙盘道,"马超将军率一部分兵马攻东门,黄老将军带领弓弩手压制西门守军,周泰将军率敢死队登南门,文远将军埋伏在北门外截击援军。"
郭嘉补充:"曹仁必会从北门突围,文远需多布几道防线,前几个放他过去。"
张固挑眉:"为何?"
"困兽犹斗。"郭嘉咳嗽着解释,"若断其生路,曹仁必拼死一战。放他离开,守军士气必溃。然后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后面他的抵抗就弱了!"
张固点头,转向众将:"诸位可有异议?"
马超抱拳:"末将愿立军令状,午时前必破东门!"
黄忠捋须笑道:"老夫虽年迈,箭术却不输当年。西门守军休想露头!"
周泰拍着胸膛:"敢死队三千人,都是跟我多年的老兵,虽然是水军出身,陆战也不输任何人!刀山火海也闯得!"
典韦咧嘴笑道:“真羡慕你们,从鸿沟大战之后,俺歇的浑身痒痒!”
张辽没有理会典韦,沉稳道:"北门外三里处有片树林,正适合埋伏。曹仁插翅难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