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4 有人来做媒(2 / 2)从一个墓碑说起首页

“现在当兵的名声可不好呀……”

两人正说着话,英子从外边回来了,才跟跟黄三爷问过好,英子妈就当着黄三爷的面把事情说了,“英子,你愿不愿意?”

“不愿意,当兵的坏,打死不嫁流氓兵。”英子的话一点余地不留。

黄三爷一看是这个样子,干脆连福生的名字也不用提了,这事就这么算了。

自从长卿知道黄三爷来给英子做过媒,他担心漂亮的表妹被别人抢走,就开始殷勤起来,有事没事就围着英子打转。

这天英子和母亲在院子里洗衣服,长卿颠颠的过来,撸撸袖子准备大干一场,可还没干活干净的长衫上已经沾了好些水。

他先用袖子胡乱抹两下,大概觉得不合适,又摘下帽子去擦,越擦湿得地方越多,最后只能无奈的抓起头皮。

男人有时候爱故意露出自己的笨拙样子,能轻而易举的把人逗笑,还能省去一些“强干”需要付出的气力,一举两得的事干嘛不干。

瞧!英子这不就笑了吗,这都是他会“表演”的结果,他心里很满意。

脸上继续“笨”着,他心里可很得意。这些年,他在各色人手底下讨生活,早早就学会了为人处事的“学问”。对待英子这样的单纯姑娘,不是他自吹,只消动动小指头就能搞定。

然而不容易搞定的,是他的母亲。

虽然他们家境况跟之前没什么不同,但英子家落魄了。母亲觉得,老黄家欺在她头上这些年,也是时候该她出口气了。

他黄老头不是看不上她儿子吗,现在轮到她瞧不上他的宝贝女儿。人长得标致,可不会干活呢,难道让她养个奶奶在家里供着不成。

从前靠着家里,她还有“黄仙姑”的谱,现在可是落她手里了,就得认“黄泥姑”的命。做饭洗衣洒扫一样都不能落下。

不干?不干就得流落街头。愿意给人当小老婆或者去妓院成个娼货,她也不拦着。

英子一听是这话,立刻气炸了,“我不要给人当小老婆,更不去卖妓做娼,我就要嫁给你儿子,不然…不然就是我和你儿子一块儿去死。”

夜里说到生死,似乎比白天更沉重。英子妈心里一惊,知道女儿已经挨到份上,眼看要受不住了。

等到只有母女二人时,英子妈开始交代:虽然家没了,钱财衣物也都折在里面,但她们并非一无所有。

就在她们来时绕过的那座山头,还有他们家的一个小果园,早些年给县长和富人供应果子的,后来雨水不济又疏于打理就荒废了。

然而这果园真正的玄机还不在果树和果子上。那里有个石头垒砌的小院,院墙跟一块石头底下藏着一些家私,是老头活着的时候为防不测准备的,足够她们娘俩一辈子衣食无忧。

“妈你干嘛不早说,看姨母还敢对我们横挑鼻子竖挑眼!”

“财不外露,老辈的规矩了。”母亲叮嘱她不要随便说出去,以免招来祸患。

除此之外,母亲还有自己的打算。她要磨砺一下女儿的脾性,从前被父亲惯坏了的人突然失了庇护,亲自尝过苦难的滋味,以后真遇到难事就不那么着慌了。

她也想借此考验一下外甥准女婿,有钱风光的时候是不容易看清一个人的,如果他是真心,这个时候最能看出来。

英子听了这些,立马破涕为笑,“妈,从前你总说爸老狐狸,鬼心眼多。今天看,你比爸的花花肠子还要多出几道弯。”

自从知道山上还有条退路后,英子再面对姨母时平和了很多,有时候甚至有点不屑于跟她争吵的神气:哼!谁也崩得意的太早,不定最后谁落在谁手里呢。

而长卿则把英子的不屑争吵看成是委曲求全,是为了他去妥协,于是对英子加倍的殷勤。英子也把手上的金镯子当出去给长卿买了块怀表。

可以说,在经历过黄三爷的说媒不成,以及长卿妈的刁难折磨后,英子和表哥反而比从前更加坚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