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怀中取出一枚铜印和两枚钥匙,伸手往前一推。
“太原盐仓的钥匙,铜印是管着矿山的。”
王珪叹息一声。
“巧了。”
他也从怀中摸出两枚信物,放在手边的桌案上。
“洛阳铁坊,河东盐池。”
两人相视苦笑。
也只能如此了。
“朝廷收回了盐铁权,针对这方面,肯定也是需要特别设立官署来管理的。”郑元璹说道:“叔玠,这方面,咱们两家,何不想想办法?”
“咱们这一辈的人,无法插手,这是肯定的,陛下必然会对咱们有所防范,可是族中的年轻人,出去历练历练,不是什么坏事,哪怕一上手并非是在多么重要的位置,时间久了,事务熟悉了,总会有些机会不是。”
两人都知道,一旦朝廷针对盐铁这一块设立专门的官署来管理这方面。
那这必然是肥差!
丝毫不比户部的差事差。
哪怕是这个新的官署,也要归户部统管,那也是富得流油的肥差。
“说的也是,不过到时候,盯着这地方的,可就不止是咱们两家了。”王珪笑道。
“只要咱们能站在一块,这事儿,就有可商量的余地,不仅仅是咱们两家,这件事里,吃亏的还有另外一家呢。”郑元璹说道。
崔家也是付出了不小的代价。
他就不相信,崔家就这么老老实实的把这口气给咽下去了?
王珪倒是有些担心。
崔家好不容易给自己摘干净了,还会掺和这事儿吗?
崔家底蕴深厚,就算是没了盐铁,其他产业依旧能够稳稳的支撑家族。
“崔仁师可有来找过你?”郑元璹好奇问道。
王珪摇了摇头。
“未曾,崔仁师回到长安城之后,没了动静,当初他是从泾阳县直接去了翠微宫.......去过之后,这件事,就解决了,崔家做事,干净利落。”王珪说道:“他们很是舍得。”
“世家之首啊。”郑元璹叹息。
相比起崔家来说,不管是郑家还是王家,都远远不如。
“近来,陛下有要重修氏族志的想法。”郑元璹说道:“崔家为陛下进献了兰亭集序,咱们两家,想要让陛下安心,总要做些什么吧。”
“既然陛下已经有这个想法了,旁人也阻挡不了,不如就.......顺水推舟吧。”郑元璹说道。
“等到陛下回到长安之后,我便上奏。”
反正实际上有没有他的上奏,这件事依然要做,只是提早站队到陛下身边,能给陛下留个好印象。
尤其是在这次事情之后。
让陛下知道,郑家,没有什么别的心思。
一切都是误会。
郑家的年轻人,还要进入朝堂。
这件事的影响,最好是彻底消融掉。
王珪微微颔首。
“你我可联名上奏。”
这种顺手的事儿,何乐而不为。
两人相视一笑,敲定了这件事。
而后的这口茶,喝的才算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