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46章 圣学儒圣(2 / 2)大明朱标:朱元璋头号黑粉首页

可让人意外的是,此时京华巷中并不似朱标设想中的那样,学风鼎盛。

此时的京华巷,少有士子读书声。

多的却是客栈人满为患,年轻学子相互对饮的快活模样。

“这....”

当看到朱标眸光微滞,眼中带有些许怒意。

老朱冲一处随意招了招手。

紧接着蒋瓛、常茂二人快步赶了过来。

“跟陛下说说,京华巷为何不见我朝士子温书!”

待老朱说完,二人相互对视一眼。

简短迟疑过后还是常茂凑到朱标跟前,低声禀报道:“陛下容禀,科举还有一月之余。”

“所以我朝士子眼下正在前往京城的路上。”

看了眼客栈中那些饮酒宴乐,好不风流快活的士子。

常茂顿了一下继续说道:“如今赶来京城的士子,多为家境殷实,不知贫苦之辈。”

“想来学问自然也就差了许多。”

当看到朱标依旧默默注视着客栈中的那些学子。

蒋瓛生怕朱标震怒,进而继续道:“也有贫苦学子赶来京城。”

“只不过因今年为参加科举赶来京城的不只有我朝学子,更有其他诸国的士子。”

“所以京华巷客栈房钱激增数倍,饮食也比往年贵了许多。”

“故而贫苦学子多在布衣巷子落脚。”

“布衣巷子?”

朱标自认对应天很是熟悉,虽不至于将每个偏僻街道都烂熟于心。

可但凡出名的主干道,朱标也都是清楚。

然而这布衣巷子,朱标却也是从未听闻。

“陛下,这布衣巷子乃是文人夫子们给起的名,原本乃是野狗街。”

闻言至此,朱标这才恍然大悟了起来。

野狗街乃是城东一处偏远之地,甚至位置也在城墙之外,压根不在应天皇城之中。

之所以名叫野狗街,也是因先前此地多为贫苦力工聚集之地。

至于住所,无非是几间破旧废弃房屋,甚至就连遮风挡雨都是不能。

“贫苦学子只能寄居于野狗街?”

“陛下容禀。”蒋瓛深吸口气,索性直接说道:“因此次科举时间未曾公示,加之先前我朝废除科举已久。”

“饶是三年前陛下担任科举主考,可学子依旧不敢确定三年后也就是今年是否还有科举。”

“所以不少学子生怕错过科举时日,故而早早便出发前来京城。”

“也因这些学子提前月余抵达京城,所以他们所携带的盘缠多半是不能支应突然激增的房价以及饭菜价格。”

待蒋瓛说完,朱标沉吟数秒,旋即语调低沉继续说道:“恐怕还因前次科举仓促举行,饶是朕命各地州府相助学子赶来京城,可依旧还有学子延误未曾参与科举。”

“因此今年这些学子才会早早赶来,生怕再次错过吧!”

“嗯....”

当看到蒋瓛脸上浮现几分惶恐,朱标也算是证实了心中猜测。

原本朱标还有些奇怪。

吕宋、高丽的学子因路途遥远,所以早早启程,提前一个月抵达京城倒也不稀奇。

可为何大明的学子们也都如此慌张。

如今朱标算是尽数明白了过来。

全因当初公布科举的消息太过仓促,使得不少学子未能按时抵达京城,错过了科举。

所以此次各地学子才会早早赶来,生怕再次错过时间。

算起来。

终究还是因为自己。

三年前重开科举太过仓促,此次又因与诸国开战,因种种事务缠身未能提前半年告知学子科举时日。

因此这些士子才会早早赶来京城。

简短思量过后,朱标看向常茂、蒋瓛二人直接说道:“吩咐下去,京城驿馆饭菜食宿不得涨价,皆按先前之数。”

“相较于往年,今年粮价已稳定在半数价格上,纵然按照原价那些商贩也有利可图。”

“倘若有人哄抬价格,以祸国论处!”

“是。”

“传令沈三石及京兆府尹陆升,命此二人翻新布衣巷。”

“不需征召民夫,命士子做工,朝廷商会发放饷银。”

“布衣巷翻新之后,来京赶考士子,来我朝贸易之藩商皆可免费住宿。”

“陛下圣明!”

听到朱标如此安排,一旁的老朱忍不住默默点头。

此次学子提前抵京,聚集在野狗街受苦的确是朱标的过失。

不过朱标处置的也属实不错。

征召学子翻新布衣巷,发放饷银,此举的确能解学子贫寒之苦,赚到的饷银能保证这些穷苦学子坚持到科举之时。

朱标没有傻大方命朝廷供给这些穷苦士子的食宿,这点老朱还是十分满意的。

也就在朱标声音落下的同时。

一侧酒楼突然传来一名富家学子高声呼喊。

“那些藩国学子算什么东西,他们拿什么和咱们相提并论!”

“诸位且看好了,陛下或许会因诸国关系垂恩他国士子,准他们中榜及第。”

“可前三甲必是我朝学子。”

“嗯.....”

那学子声音极大,一时间众人纷纷看了过去。

然而和面露不悦的朱标不同。

其他士子闻言却未曾多说什么,甚至有的还频频点头。

见状。

常茂眉头一紧,当即冲朱标拱手低声道:“陛下,是否命臣教训那狂生?”

“不必!”

朱标随意应了一声,便径直走向马车,打算返回皇宫。

看来宾贡科的内情,不少学子都是知道。

他们甚至知道大明为了颜面,会保证前三甲乃是大明本国的士子。

也正因如此。

今年藩国士子纷纷前来一同参与科举,大明的这些士子非但没有愈发用功,防止自己于考场之上输给他国学子。

反而一个个饮酒宴乐,丝毫不放在心上。

这在朱标看来,大有一种被胁迫,需要朝廷为他们这些学艺不精的蠢货买单的意思。

“锦衣卫放出风去,今年科举无论生源出处,一视同仁。”

“无论我朝学子,亦或高丽、吕宋二省,还是他国学子。”

“此次同书同试,统一取仕。”

心意已决,朱标同老朱便也没有继续在宫外闲转,径直走向马车,返回皇宫。

而等前行片刻,老朱冷不丁冲朱标说道:“咱们大明的学子,是否有些骄傲过了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