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37章 大佬养成游戏(1 / 2)重生年代:我退婚村花捶爆丈母娘首页

这是一份‘论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可行性分析报告’。

所谓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个名字,是刘青山起的,顺嘴的事儿,后世都有现成的名字,完全没必要自己再编一个。

可是在现在这个时间点,这个名字很有创新力,也很有前瞻性。

这份分析报告篇幅不短,总共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

目前吃大锅饭、实行大集体这种制度所产生的种种弊端。

比如生产效率低下、分配不公,挫伤积极性、管理僵化,决策滞后、基层腐败滋生等等。

每种现象又逐一分别拿出来详细阐明,痛陈利害。

第二部分,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好处,以及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必要性。

第三部分,

如何施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三个部分加起来,总计字数五千有余。

就这还只是精简版的,只保留了精华,那些更为细致的并没有写。

这个框架基本上都是刘青山给的,杨天兴和他谈了多次,每次回去都会改稿,重新写。

几经易稿,最终有了刘青山现在手中的这份报告。

十来分钟后,

刘青山放下稿子,很认真的点了点头,展颜笑道:“不错,挺好的。”

双重肯定,这让杨天兴高兴不已,甚至是有些激动。

“真挺好的?”

“是啊,很全面,而且数据详实,方法也都一一写了出来,并非是概念性的东西,没有泛泛而谈。”

顿了顿,刘青山又道:“这份报告拿出去,任意一个生产队看了,他都知道怎么弄。政策性的报告,最忌假大空,要接地气,让人能看明白,学的会。”

“好好好。”

杨天兴哈哈大笑,“这就好,这就好啊,哈哈哈……那额就放心了,额明天就给李主任送去。”

这个‘李主任’,不是旁人,正是李长征的老爹李邦彦。

官居西北省计划委员会主任一职。

嗯,正主任。

刘青山之前回信中问了李长征他爹的职位,李长征后来回信也没有隐瞒,反而调侃道‘我以为你会一直忍着不问哩’。

李长征说他爹恢复工作后,被调到了计划委员会,担任主任。

看到信的时候,

刘青山就知道这是真大佬无疑了,实锤!

这计划委员会是干啥的?

统筹全省经济计划,管理物资分配、基建投资等。1978年仍处于计划经济体制下,计委可是核心经济调控部门。

由此可见,

李长征他爹在上级领导眼中地位很重,一复出就安排了这么重要的岗位。

那以后,前途更加显赫!

另外,

在信中李长征的思想扭转了过来,似乎是被刘青山的心灵鸡汤给泼醒了,他说他要上大学,未来要当大官,要当好官,要让所有的农民都吃得起肉,吃得饱饭!

瞧瞧,多么朴实无华的理想啊!

可刘青山知道这都是李长征走过的路,经过的苦,他在弯河大队当知青的这几年,多次都差点被饿死。

也难怪他会生出这个宏愿,有这个理想。

刘青山很欣慰,有种大佬养成的既视感。

欣慰之余呢,

他就说起弯河大队目前施行的‘分田到户’,李长征那时候正好回城,他并没有全程参与,但是知道这件事的。

刘青山就在信中详细的说了‘分田到户’后,社员们的情况。

家家户户天不亮就下地,天不黑不回家。

上个茅厕多跑二里地,也要拉到自家地头。

一亩地半个月锄三回,连根草都找不见。

诸如此类,等等等等。

刘青山就问李长征,你觉得来年大家能打多少粮?能吃饱饭不?这种制度好不好?

后来,

李长征回信说:这要是还吃不饱饭,他名字倒过来写!

他本身就是‘大锅饭’制度的受害者,之前当知青的时候,活也没少干,可就是分不到多少粮食,始终吃不饱。

为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