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日。
天还没亮,宋氏粮油行门口已经排起了长长的队伍。
伙计透过门缝看到外面一眼看不到头的百姓,激动得都要打摆子了。
“东家,外面好多.....好多人啊。”
宋慧嗯了一声,尽管表面装作平静,内心却如沸水一般翻涌。
她仿佛已经看到仓库里那一斗又一斗的粮食,全都变成了白花花的银子。
数也数不清,令人全身血液沸腾。
“时间到了,开门吧。”
她深吸一口气,吩咐伙计,“把今日的米价先挂牌出去。”
伙计卸下门板,抱着早就写好的木牌子一溜烟跑出去,将牌子挂在大门口。
牌子上的字格外明显。
今日粮价:精米五两银子一斤,粟米一两银子一斤,豆子八百文一斤。
排队的人群发出此起彼伏的哀嚎声。
“五两银子一斤,天杀的,这让我们可怎么活啊。”
“粟米往年这个时候还不到两百文,如今都一两银子了。”
“这是要我们连豆子都吃不起啊。”
当然,有哭穷的,也就有买得起的。
一些家中小有资财的纷纷排到前面去买。
不过片刻功夫,宋慧命伙计们提前搬到铺子里的五百斤粮食就见了底。
“东家,粮食不够了,外面排队的人还很多,看到铺子里快没粮食了,大家伙都着急了。”
宋慧清点着收进来的银票以及碎银,眼中满是笑意,这几日心头积攒的郁气一扫而空。
手一挥,吩咐伙计,“接着去仓库运粮,再运两大车来。告诉他们别急,粮食还有的是。”
伙计出去传话,果然外面的骚动安静下来。
很快,伙计们又运来了两车粮食。
宋慧招呼着伙计往下卸粮食,正要吩咐掌柜接着卖粮。
忽然人群中传来一阵骚动。
有人气喘吁吁跑过来。
“哎呀,你们怎么还在这儿买高价粮?北陶胡同那边也有粮了。”
“哪儿有粮?”
“就北陶胡同那边一排的仓库里,今日开仓卖粮,听说精米四百文一斤,
粟米二百文一斤,豆子八十文一斤。”
四周一片哗然。
“你说多少文一斤?再说一遍。”
来人提高声音将两家又讲一遍,这话犹如一滴油滴入锅中,瞬间蒸锅水都沸腾起来。
“天啊,这也就是往年新粮的价钱。”
“这简直就是我们老百姓的救命恩人啊。”
“咱们快去北陶胡同,去晚了就没粮食了,又得来买这高价粮。”
“快快快,走!”
众人吆喝着,不过一瞬间,原本排得长长的队伍全都一哄而散。
只剩下寥寥数十人。
这些人是因为刚才买了高价粮食,此刻听到有平价粮了,闹着要宋氏粮油行给退钱。
“我们不买你家的粮食了,快退钱!”
“就是,退钱,立刻退钱!”
宋慧眼睁睁看着那么多人一瞬间全都跑了,正一头雾水,此刻听到这些人闹着要退钱,顿时就怒了。
“做买卖向来讲究的是银货两清,从没听说过买了还要退的道理。”
“你们要在这里闹事,我可就要让人去报官了。”
“我家既然能开得起粮油行,在官府定然是有人的,你们掂量掂量,别敬酒不吃吃罚酒。”
买了高价粮的人虽然愤愤不平,但也惧怕官府,只得悻悻作罢。
骂骂咧咧地走了。
“呸,黑心烂肺的奸商,你不得好死!”
有人怒气难平,随手从地上抓起一把淤泥,朝着宋慧丢了过去。
啪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