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麓词心录》第一百一十二章 画影诗魂
一、青桐阁·初展画轴
暮春的风裹着新荷的香气漫过青桐阁的雕花窗棂,煜明正将最后一炷沉水香插入博山炉,淡烟袅袅间,好友子墨的青衫已掠过月洞门。此人袖中鼓鼓囊囊,腋下夹着个朱漆画匣,未及落座便朗声道:"快瞧这卷妙品!"
画匣甫开,宣纸上的金粉便在日光下碎成星子。煜明凑近细看,五幅美人图依次铺展:或戴华冠佩彩链,或披金纱缀翠玉,最妙是末幅云端仙子,金发垂肩如流泉映空,素衣凌尘似月华裁就。子墨指尖轻点画心:"此乃江南画工沈君新作《画中姝影》,每幅皆配绝句,煜明且看——"
二、画中贵女·金冠照壁
第一幅上,女子头戴七梁金冠,步摇垂珠如银河落肩。煜明目光凝在"华冠璀璨映娇容"句上,忽忆起三年前在金陵文庙所见:大成殿檐角铜铃摇曳,阳光穿过雕花窗棂,正落在一位捧书而立的少女冠上。她是户部侍郎之女,当日与他们一群书生论及《周礼》祭服制度,言辞朗澈如击磬钟。
"彩链流辉韵万重",煜明以指节轻叩画框,"沈君此笔,竟画出珠玉相触之声。昔年陆放翁写"宝钗光摇鬓髻松",侧重柔婉;此处"韵如钟"却见端凝,足见贵女仪范中自有金石之质。"子墨抚掌笑道:"正合你曾说的"诗中有画,画外有骨"。"
三、画中佳人·蓝纹素缕
第二幅佳人倚着青瓷屏风,金发红颜与蓝纹衣饰相映成趣。"蓝纹素缕韵空灵"一句让煜明想起子墨去年送他的蜀锦扇面,月白底子上仅用靛蓝绣几缕云纹,初看素淡,细品却觉有无尽山岚烟霭流转其间。
"你瞧这"一抹风情入眼青"",煜明指着画中女子鬓边斜插的孔雀翎,"青字极妙。非是直写颜色,而是化视觉为通感,仿佛风过时,连眼瞳都被这抹蓝染透了。恰似我们在栖霞山看枫叶,未近时先见云气染得满山青红,待走近才知是霜叶翻飞——这便是"入眼青"的妙处。"
四、异域佳人·睫下藏情
第三幅最是别致:女子面覆金纱,只露一双明眸,睫羽如蝶翼投下阴影,唇点绛砂似开未开。"金纱覆体韵流芳"让煜明想起张骞通西域的典故,那些随商队而来的胡姬,面纱下藏着多少驼铃与风沙的故事。
"睫下藏情"四字突然让他喉头一紧。去年秋夜,子墨醉后谈及早逝的幼妹,眼中便是这般水光潋滟又强自按捺的神色。彼时两人坐在秦淮河画舫上,河灯漂成流萤,子墨说妹妹临终前攥着他送的琉璃簪,却终未说出半句遗言。此刻画中女子唇角微抿,竟与记忆中那个欲言又止的少年身影重叠。
五、婚纱佳人·白纱如梦
第四幅女子身披白纱,钻饰在胸襟处聚成星芒。煜明指尖掠过"待迎佳日共婵娟"句,忽闻子墨轻叹:"上月参加王公子婚宴,见新妇着西洋婚纱,众人皆赞华美,唯有你醉心于她腰间那幅《关雎》刺绣。"
往事如潮水漫来:那日喜堂红烛摇影,煜明却注意到新娘腰间细绣着"关关雎鸠",针脚细密如《诗经》里的雎鸠和鸣。他拽着子墨躲到廊下,借着月光在喜帖背面写下"钻饰流光映素裳,谁怜针底《关雎》长"的句子。此刻看着画中婚纱,他忽然轻笑:"沈君笔下是"待迎佳日",我却总念着"宜其室家"的烟火气——你瞧这钻饰与白纱,到底不如民间嫁衣上的并蒂莲来得温热。"
六、云端仙子·金发垂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