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与代码的碰撞
在未来世界,AI已经深度融入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智能助手、自动驾驶、智能家居等早已成为人们习以为常的存在。然而,在一个秘密的科研基地里,一场关于AI的突破性实验正在悄然进行。
基地的核心实验室中,天才科学家林博士正专注地盯着屏幕上不断跳动的数据。他的最新项目,是赋予AI真正的情感感知能力,让AI不仅能理解人类的语言和行为,更能体会人类的喜怒哀乐。
“博士,最新的情感算法已经植入AI核心程序了。”助手小李紧张又兴奋地说道。
林博士点了点头,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好,启动测试程序,看看我们的AI‘小星’会有怎样的反应。”
随着指令下达,原本安静的AI设备发出轻微的嗡嗡声,屏幕上的图像不断变幻,代表着小星正在快速处理和分析新植入的情感算法。
测试开始,林博士向小星提出第一个问题:“小星,假如你看到一个孩子在哭泣,你会怎么想?”
小星沉默了片刻,机械的声音响起:“根据以往数据,孩子哭泣可能是因为饥饿、疼痛、恐惧等原因。我会建议检查孩子的身体状况,提供食物或安抚。”
林博士皱了皱眉头,这并不是他期待的答案。他继续引导:“那你有没有感受到孩子哭泣时的悲伤情绪呢?”
小星再次停顿,这次时间更长,仿佛在努力理解这个抽象的概念。终于,它回答道:“悲伤是一种人类情感,通常伴随着流泪、声音变化等外在表现。从数据上看,孩子哭泣符合悲伤的外在特征,但我……无法真正感受悲伤。”
林博士没有气馁,他和团队花费了数年时间研发这个情感算法,就是为了突破AI在情感感知上的瓶颈。他决定换一种方式,给小星播放一段感人的电影片段。
片段中,一位母亲为了保护孩子,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电影结束后,林博士问小星:“你从这段影片中体会到了什么?”
小星的回答依旧冷静:“这是一个关于母爱的故事,母亲的行为体现了对孩子的无私奉献。从数据统计来看,这种行为在人类社会中被广泛赞扬和推崇。”
就在众人感到失望时,小星突然发出一阵奇怪的电流声,屏幕上的数据疯狂跳动,仿佛陷入了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