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者说,人生就是没事找事。
就像他,迷上了育种,迷上了教狗巡田。
几天时间,两只狗已经能熟练的在菜场里,逐一分辨出他七零八落的菜田。
“汪汪”
“别催,你四条腿跑当然更快喽。”
黑白狗仔都停在了丝瓜地边上,冲落在后面二十来米远的陈家志犬吠。
他走了上来。
两只狗子又一前一后,摇晃着屁股就往丝瓜藤蔓里钻。
藤蔓上的病斑又多了一些,疮痂密布,留种的丝瓜上也有各种腐烂的溃疡。
即使是外行来看,都知道得病了。
炭疽病、霜霉病、白粉病
瓜实蝇、红蜘蛛
可能大部分都染上了病虫害,任谁看了这片菜地,都会说一声埋汰。
陈家志却置若罔闻,打量着一株株藤蔓,一根根丝瓜,在众多千疮百孔的丝瓜中寻找着。
也不是每一根丝瓜都完蛋了。
在逆境之中,总有些丝瓜能脱颖而出,有些只有少许病斑,有些虫子不喜欢吃。
这些都是他的目标。
于育种而言,他是门外汉。
但几十年的人生经验告诉他,于风雨之后生彩虹,天空黑暗到一定程度,星空就会栩栩生辉。
蔬菜想必也一样,于逆境之下可能会出好种子。
这个‘可能’有多大的把握他也不知道,但这不就是乐趣吗?
生活要有些期盼,才能过得有意思。
于他而言,财富就是一个个无可替代的日子里的种菜收菜卖菜的累积。
育种也如此,需要累积。
也可能需要运气
一二三…
在接连找出了三根还尚可的丝瓜后,陈家志又看到了那根棱线刚劲如骨的丝瓜。
上下左右都打量了一圈。
依然完好如初。
很靓!
“不错,不错。”
陈家志连连点头,很满意。
另一根李秀选的瓜也还行,毕竟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好瓜,可能是整块地里最好的两根瓜,能坚持到现在并不意外。
只是这瓜还是青绿色,离种子成熟还得近一个月,也就是七月下旬去了。
还有一段很艰难的路要走。
人怕困难,蔬菜也怕,逆境并不是那么好扛过去。
随后,陈家志又去看了看苦瓜,一样的病斑嶙峋,千疮百孔,但也还有瓜在抵抗。
“陈菜农,你这丝瓜和苦瓜管理得不行啊,不像是你的水平。”
正当陈家志从苦瓜地里出来时,洪中迎面走了过来,穿着领口松垮的短袖白汗衫,灰色短裤,脚下一双塑料凉鞋。
陈家志也有一段时间没看到洪中了,笑道:“稀客呀,洪老板,我这是拿来留种的瓜。”
洪中疑惑道:“留种干嘛,买不行吗,而且你瓜地都这情况了,全是病斑和虫眼,到最后能产多少种子啊,还浪费了那么多功夫,得不偿失。”
“我是打算试试能不能培育出更好的种子。”
“你还有这本事?”
洪中愣了一下:“你该不会以为你看了点书,你就懂育种了吧?我在农科院也有熟人,他们育种可没你这样病虫害滋生。”
“我也就试试。”
洪中很明显不看好陈家志,话语里都是怀疑。
不过陈家志也不意外,他也就是试试自己瞎琢磨的想法。
“对了,洪老板,你来干嘛,是防虫网到了?”
离和洪彪达成交易也有十二三天了,洪彪和洪中两人是一起的。
“嗯,就这一两天的事,提前来给你打声招呼,把钱准备好,顺便掐点菜。”
“我怎么感觉掐菜才是你的目的呢。”
既然防虫网还有一两天才到,陈家志就很难不怀疑洪中是来打秋风的了。
果不其然,洪中尴尬的挠了挠头,又从短裤兜里摸出一条布口袋。
“哎呀,这两天买的菜不好,虫洞多,家里人老是抱怨,这不就想到你了吗?”
洪中挥了挥口袋,生怕他没看到似的。
“陈菜农,哪块的菜好些,最近又没打过药,你可别给我说,你的菜也全是虫洞。”
“你去看了就知道了,跟着来吧。”
陈家志努了努嘴,带着洪中往6号地里走。
两三分钟就到了。
一半是采收清空后的畦面,只剩菜根和三两片老叶子。
另一半则被遮阳网盖着。
“就这了。”
洪中揭开遮阳网一瞧,就被惊艳住了。
“哟,这菜还这么漂亮呢,不愧是陈菜农!”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