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70章 识海迷障寻本命(2 / 2)修仙之天罡三十六变首页

独孤信自嘲一笑,声音混着夜色沉下去。

想起前日观黑龙演道,那龙躯周身腾起的龙鳞道纹虽不如自己繁多,却每一片都泛着历经劫火淬炼的光泽;

威骁的武、力、体三道更是带着股野气,每一道道痕都是从尸山血海中砍出来的道韵。

反观自己识海中的大道,虽整齐如先天刻篆,却像画在绢帛上的山水,看似精妙,却少了扎根泥土的生机。

夜风卷着几片枯叶扑在窗纸上,独孤信忽然握紧拳头。

那些被罗盘强行种下的道则,此刻竟如冰山下的暗礁,表面的通达下藏着无数裂痕——他能依样画出道纹,却不知如何让这些道纹与自身灵窍共鸣;

能看懂罗盘推演的神通轨迹,却摸不透轨迹背后大道运转的呼吸。

就像捧着一本绝世剑谱的稚童,纵能背下所有招式,却挥不出半分剑意。

“一时的好处……”他喃喃重复着这句话,忽然想起古籍中记载的“揠苗道君”——那修士以秘法强灌大道入体,看似一日千里,最终却化作识海中的万千道魔,爆体而亡。

冷汗顺着后颈滑入衣领,他这才惊觉自己险些步了后尘:罗盘给予的捷径,何尝不是用锁链织就的金缕衣?看似华贵,却缚住了叩问大道的本心。

窗外传来第一声鸡鸣,独孤信忽然闭目盘坐。

识海中的天罡罗盘依旧旋转,却第一次在他眼中显露出狰狞面目——那些金光流转的道纹,不再是天赐机缘,而是亟待破解的谜题。

独孤信指尖凌空划出一道拙朴的弧线,不再是罗盘所示的完美轨迹,而是顺着自己灵脉流转的自然弧度。

这一刻,掌心传来的生涩感竟带着久违的鲜活,如同久旱的种子触到了第一滴春雨。

“或许该从头开始。”

独孤信睁开眼,晨光正刺破云层,在他掌心的道纹上镀了层柔光,

“不是借罗盘之眼观道,而是用自己的骨血,去磨那些大道的棱角。”

更关键之处在于,需寻得契合自身道心的大道作为突破之基。

盖因修行一途,若贪多无得、妄图以万千道则齐驱入道,恰似欲以双手捧尽西江之水——道则愈繁,其相互旮牾、错杂纠缠之势便愈剧,入道之难亦呈几何之数攀升。

纵览古今修士,纵有天纵之才,亦难兼修十数大道而皆达圆融之境,何况独孤信自忖悟性非属逆天绝伦之辈,岂敢轻蹈“贪多嚼不烂”之覆辙?

是以,当务之急在于从识海万千道则中勘破迷雾,寻得那一缕与自身灵窍共鸣的“本命之道”。

然此中玄妙,恰似在鸿蒙混沌中捕捉一缕清光——独孤信静坐摘星楼巅,目眺云海翻涌,心中却如乱麻缠绕:

经“天罡大罗盘”灌输的数十道大道,虽皆在识海留下鲜明印记,却无一道真正刻着“独孤信”三字。

这些大道,俱是他人杯中酒、案上棋,纵能观其形、摹其神,却难品出属于自己的那一味真意。

“我参悟大道数百年,竟不知我之道为何?”

独孤信喃喃自语,声音混着山风散入苍茫。

指尖无意识地划过石案,留下一道深浅不定的纹路——恰似他此刻混沌的心境。

须知,真正的大道从非外物强植,而应如春草破土、秋叶落枝,是修士心魂与天地共鸣的自然流淌。

黑龙以战证道,威骁以杀证道,皆因他们在血与火中磨出了独属自己的道韵;而他呢?

遍览群书却未琢本心,广收道则却未筑道基,恰似在他人的园圃里移栽花枝,看似姹紫嫣红,却难见根深叶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