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彦涛都看向这个小儿子:“怎么说话呢?”怎么听这话对他们家小妹都不太友好。
童小三:“我就是觉得小姑姑对于家世还是挺自信的。”然后三个孩子都不开口了。
童彦涛也没有说什么。小妹就这么个性子。这些年在家里一直陪着妈妈,光这一点就是别人比不上的。
童彦涛:“要尊敬长辈。”
三个孩子都没说什么,小姑姑对他们也不错。
童彦涛回到家里,同二老先说了陆家那边的情况,知道陆双双从小生活条件不好,老头老太太心里都不好受。
说是没有受委屈,可条件都不好,肯定也没有享福。同家里的情况肯定没法比。
老太太:“我就说她过的那算是什么好。缺衣少穿的。”明明就是心疼孩子,说出来的话,却不中听。
童彦涛:“你们也不用想太多,二姐说了,那年头家家都这样,谁家日子没比别人家好。”
童彦涛安慰老头老太太:“就是咱们家,也是提心吊胆了好些年的。”
老头:“是个明白孩子,你们姐三当初也没少吃苦。也就是这些年日子好过了些。”
童彦涛:“都过去了,陆家二老是心宽的,对于二姐认亲的事情,没有任何意见,只说二姐能多个人疼就是好的。”
童彦涛:“陆家二老,那是个相当有心胸的长辈。”
老太太没吭声。童彦涛拿出来包裹:“这是二姐给你们做的棉衣,心意。”
也是担心老太太嫌弃的。
老爷子摸着衣服的料子,外面看着普通,内里细腻柔软,用心了:“挺好,适合我。我这膝盖就穿大棉裤舒坦。”
老太太看看衣服没吭声,肯定不会穿就是了。不过也没有嫌弃衣服。
童彦涛还介绍了一下冯家的情况:“二姐十五岁就过去冯家那边了。您别激动陆家亲生的两个闺女也是这样。没办法,家里穷。”至于二姐在陆家是不是受委屈,还是不提的好。
重男轻女的家庭,即便是对孩子们公平对待,那样的环境,又怎么能没有委屈呢。不过是在养恩面前,这些都不算什么,时过境迁,恩情盖过了一切。
而且陆家做事确实让人敬佩。
童彦涛只说二姐嫁人之后的事情:“不过冯家日子不错,我二姐没受什么苦,冯璐那孩子聪明,跳级上的大学,十九就大学毕业了,一直在省一那边工作。”
老爷子听到这话,眉眼终于散开了些:“当真。好苗子,是咱们贻笑大方了。这得多聪明呀,好,好。”
跟着:“你大姐办事毛躁。这点事情都没有弄清楚。害我们跟着闹笑话。”
老太太眉头也松开些:“好在还有个出息的。就是牙尖嘴利。”
童彦涛:“妈,二姐日子过的不错,二姐夫人品,学识都没的说。冯璐能有今天,那也是从小跟着爷爷,跟着他爸的缘故。这是家学渊源。”
老太太冷哼一声:“老二那个对象人品好,学识好,同孙宇能比吗?”毕竟不是她挑出来的人,怎么都不会满意。
童彦涛:“妈,把小妹的东西给二姐你愿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