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孩子,你真能干!”
严母面露微笑慈祥和善地夸赞大丫。
大丫也面带微笑回望这位年已六旬,皮肤白皙,衣着整洁,头发被梳得一丝不苟,面容与严成极其相似的老妇人。
岁月似乎对她很偏爱,除了眼角处的鱼尾纹,再无其他痕迹。
大丫感叹,岁月不败美人!
虽然经历几十年岁月洗礼,但芳华依旧,气质不是俗人比拟!
想想昨日的老谢,明明长得也不丑,比严母还小上好几岁,却把自己搞得跟个疯婆子一样。
自己若和严成能成,每天面对这样的养眼的母子,心情应该也很美丽吧?
严成下车后,看她满眼都是笑,而且非常勤快地接过大丫手里的平口铁锨,小心仔细,且又快速地把营养泥小方块秧苗给铲离地面。
西爪苗已经长出五六片叶子出来。小瓜苗也是。
豆角苗,黄瓜苗,移栽后,要不了多久,就都可以插架子了。
庄子里,金德良找来帮忙的几人也都快来了。
他们手里依旧扛着铁锨,来干活怎么不带工具呢
好家伙,金客又是不请自来,把自家的手扶拖拉机也给开来了,不仅他来,就连他那胖的跟石滚子一样的媳妇也过来了。
金客的婆娘那是浑身哪里都胖。
听说刚一进门也没这么胖,只是每生过一个孩子,身体就胖了一圈。
生过三个孩子后,体重达到一百八十斤。
不过她的身高只有一米五六。
还不到金客的肩膀,但金客父子对她是言听计从。
让他爷俩朝西,他爷俩不敢朝东。
让他们撵狗,他们不敢赶鸡。
大丫对于他们两口子不请自来帮忙自然是欢迎的。
忙迎上前打着招呼,婶子叔叔喊着。
周如英见到严母自然也是热情地打着招呼:“婶子啥时候来的啊?”
严母:“昨个傍晚。
小英她五婶家的孙子昨个二月二剪鸭尾,英子去出礼。
回来时非让我来过几天。
她骑车又不行。
就等着小成拉货回来,就让他把我们娘俩给送了过来。”
周如英笑:“就是,这两日还不算太忙,天还有点冷,还没到春耕。
婶子是应该常走闺女。
不像我,唉!
毕竟我妈又跳了一道门堑,往来我这里都不方便。
我那后爹前头也有两个闺女。”
周如英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又说:“婶子来走亲戚,就应该在家歇着,怎的也过来帮忙啊?”
严母说:“金志爸和金明爸亲胞兄弟,两家本就亲如一家。
不好,能在一起买机械吗?
两家有活都是一起干的。
你看我这来了,人家亲家哥哥都过来帮忙,我和小成又哪里能在家安心坐着?
这叫亲帮亲帮。
咱们帮了忙,到时候咱英子有活,金凤再过来帮俺家英的忙!
力气是浮财,用去了还来!”
严母说完就快速地忙碌起来。
别看她一把年纪,穿着讲究,因有洁癖,干活戴着一副白色的新线手套,干活一点也不慢。
周如英看老太太忙着干活,她也不好老找人家讲话,毕竟自己也是来帮忙的,又不是闲聊的,于是也赶紧地干起活来。
很快,三辆车的车厢里摆满了西瓜秧苗和小瓜秧苗,再无地方可放。
为了多拉秧苗,大丫把家里能用上的都用了。
她把老屋的双扇门板都给摘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