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独成一系
“你成亲的事,轮得着我管。”
王信轻飘飘的语气。
汤平没意外,来的路上,已经猜到将军的态度,果然如此。
陶升眼皮子微跳,实在无法理解。
最后汤平欲言又止,又只叹了口气。
不懂其中道理的陶升,无法理解汤平的心情,也猜不透王信的想法,与当初大同节度府的气氛截然不同。
“周家的婚事,属下不同意。”汤平语气烦闷,打破了刚才的安静。
“你见过?”
“没有。”
王信好奇道:“你见也不见,怎么知道自己不喜欢?”
汤平回答不上来。
“我给个建议。”王信一脸笑容,认真道:“只是个建议,你听不听是你的事。”
“将军请讲。”
“你或者去见一见,又或者自个了解一些,确定后,再来做决定,你自己的婚姻大事,以你的喜好为主。”王信平静的说道。
一旁的陶升实在忍不住插话:“将军真这么想?”
王信点了点头,继续提醒了几句:“品性也很重要,一个好妻子能旺三代。”
出人头地,迎娶白富美,走向人生巅峰。
这是人性。
无论古今都拒绝不了。
汤平今日拒绝了周家,他日也不会拒绝李家陈家,以汤平目前的身份和重要性,周家能看重他,别人也能看重,自己要做的是成全。
成全汤平,也是成全自己。
陶升不懂王信的底气,心里头惊讶,难道此人真的无欲无求?
汤平一脸感动。
“哈哈。”陶升笑了起来,脸上满是高兴,“这下我可以回去向周家交差了。”
在他看来,王将军没有接受,以周家的身份和地位,汤平没道理拒绝。
王信也感慨道:“兄弟们都要成家立业才好。”
军队里很多人还是光棍,刘通、汤平、马范等,张灿倒是有家室,因为在大同受到排挤,送回了榆林老家,也是将门之后。
“王将军手下人才济济,何愁无妻。”陶升笑道。
王信爬上来的速度太快,连带着手底下的人也一个个获得了官身。
眼前的汤平,以前还是矿山里的矿工,见不到天日的苦哈哈,如果不是王信,这辈子都没有翻身的机会,像汤平这样的人不少。
陶升说的是对的。
为什么穷兄弟打拼的时候一场团结,有了荣华富贵后,又往往翻脸了。
因为利益。
随着地位的水涨船高,不光是汤平要放出去,刘通他们这些人都要放出去,实际上就是分家。
王信笑着拍了拍汤平的肩膀,交代的语气说道:“成家立业,你要独当一面了,不光要照顾兄弟们,还要把家里照顾好,顶梁柱可不是好当的。”
一个王信好对付。
但是自己身后是一个集体。
这才是集体的力量。
一个人的力量再强大,那也是有限的,王信想要的是一个向上的集体,可以欣欣向荣。
汤平重重点了点头。
“威远关怎么样了?”
“属下打算保持原来的三道防线,第一道以检查过路商队行人为主,第二道是主力,第三道,也就是威远关关城是后援。”
周家的婚事,汤平自己做主,王信不管,关心的是威远关。
汤平第一次独立负责,虽然才去了几日,却不敢松懈片刻,已经有了自己的计划。
“威远关目前只有千余守军,属下认为至少需要三千守军,还要五百营兵,才能保证威远关的万无一失,才可以随时支援镇虏城。”
威远关守的不只是一个关城,而是一段长城。
各处的关隘兵堡都需要人去驻守。
主要是民兵为主,来自国内各地,唯独夜不收是招募的当地青壮,因为夜不收需要熟悉地方,只有当地人才能胜任。
服役的民兵多逃亡,而且地方也送来的不足,很多民兵半道上就跑空了。
而王信的计划是依托东边的团山口,西边的威远关,与关外的镇虏城形成一个三角,互为犄角,相互支援,打造成牢不可破的攻防一体的军事体系。
镇虏城负责攻。
威远关和团山口负责守。
如果战机不利的局势下,威远关和团山口可以第一时间支援镇虏城,保证镇虏城不失,镇虏城不失,团山口和威远关就不失。
以往的时候,都是王信想办法解决,这次王信反而问道:“你觉得怎么办?”
汤平顿了顿,犹豫了片刻,主要是担心自己说错了,想到眼前的人是将军,又无所谓,如果自己错了,将军必然会纠正。
“地方的民壮每年免粮五石,并免二丁徭役,后来参与的百姓变少,只能去招募更多无地的佃户,所以又改为给工食银,每月多的七八钱,少的五六钱。”
汤平刚开始还有些结巴,后来越说越熟练。
王信满意的点点头。
想要独当一面,做事必须要有主动性。
汤平能回答的如此流利,说明他已经想过了,态度没问题,以汤平在自己身边学到的本事,加上他的能力,把威远关交给他不会有问题。
“只可惜,地方没钱,边军也没钱,到了边地的民兵本来是为了口饭吃,结果连饭也没得吃,不光饿肚子,还要干重活,被军官拷打,所以才不愿意来。”
哪怕是最太平的年月,佃户也不少,很多人饿肚子。
边关不打仗的时候,来就有饭吃,很多人怎么会不愿意来呢,总比饿肚子强。
所以缺的不是人。
汤平提议道:“我们可以把民兵的军饷,提升到每个月一两银子,以操练鸟铳为主,即节省了大量军饷,又保证了民兵的战斗力。”
指望民兵去肉搏肯定是不行的。
但是在远处放铳没问题。
真正的硬仗,还得是营兵。
其实胡人那边也是如此,也不是个个神射手,真正的大硬仗,同样需要台吉们手里的精锐,台吉还要带头冲锋,其实与九边的家丁制类似。
九边的将领打仗虽然厉害,可将领一死,队伍立即崩溃了。
胡部也是。
台吉一死,无论多少人马都会溃散。
家丁打仗是为了将领。
胡骑打仗是为了台吉。
“食工银改为八钱,其余的按照你的想法去做,我也是这么想的。”王信毫不脸红的说道。
把汤平话里的军饷改为食工银,另外还降了两钱银子。
自己在京营制定的军饷与别处不同的原因,只是因为足额发放,朝廷军饷给的不足部分,由河西营公库补齐,而不是改变了军制。
同样是将领养私兵。
别的将领一般做法为克扣银子,养家丁。
自己通过刺激商业发展的手段赚银子,养士兵。也有将领设路卡,或者水道设水关,从过往的商队收钱来获得军费。
前者是节流,后者是开源。
而开源也分不同的情况。
自己做的是对生产力有利的方法,自己问心无愧。
同样的道理,给八钱食工银的地方,必然是有特殊原因的,至于什么原因不要紧,既然有这个标准,自己就按照这个最高标准执行。
但是超过了就会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