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真巧呀……”
到底还是女人更喜欢这些小玩儿意,陈湘瑶掂起一只竹蜻蜓在手指尖掂着。
老唐笑呵呵地说:“传统工艺啦,小玩儿意,呵呵呵,来,看看这个。”
绕过门墙来到中厅,一条三米长的竹龙停在那里,龙鳞由上千片竹片拼接,龙眼嵌着两颗乌亮的竹根,龙须则是细长的竹丝,随风轻颤,在一片竹林的被风吹过的沙沙声中活灵活现,仿佛下一秒就要腾空而起。
李墨曜赞叹着说:“还真是生动啊,没想到这小小的清竹村卧虎藏龙。”
来自外乡人的赞誉让老唐面上有光,高兴的招呼着人准备晚宴,李墨曜拦住了。
“我们都是做事的,饭不急着吃,还是先看看工厂吧。”
一提到工厂,老唐原本乐哈哈的笑容顿时沉了下来,他佯装轻松地说:“没什么好看的,还没完全建好呢。”
“没建好才看看嘛,等都建好了再改就麻烦喽。”
老唐想了想,狠狠地点了几下头,然后安排车,于是几人就来到了星穗乡的工业园区。
在两山之间的夹坳中,有一处堪比小镇子的工业园区,一看就是新落成不久,怎么也不会超过五年,基础设施齐备,是一个适合中小企业生产的地方,老唐的竹制品厂就在园区的东北角,目前只有一座彩钢厂房和一座原材料库,成捆的竹坯落在那里,显然已经有日子没动工了。这就不难解释老唐为什么急似火一般要去沪上了。
“有什么难处吗?”李墨曜简单地看了工厂的状况,凭多年工作的经验他已经捋出个大概了。
“难处是有的……”老唐吞吞吐吐,有些犹豫。
李墨曜缓和了一下语气说:“既然请我们来就是解决难处的,有什么尽管说,能想办法的我们一定想办法。”
老唐像是下了很大决心,这才吐口道:“不瞒你们说,为了这个现代化竹制品加工厂啊,我们是下大了力气,也付出了血本,进了一批加工设备,准备彻底规范这个现代化生产……这个……村里的难处就不和你们讲了,就讲讲这个新设备的难处,过去啊,我们是靠手工……”
老唐娓娓道来,把清竹村的竹制品加工的历史从头到尾讲了个遍,几人也听出了其中的矛盾所在。
新设备是好,可需要人来操作,就比如数控雕刻机高端机型就需要50万元左右的成本,这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设计师与操作员之间的配合。清竹村懂设计的多是传统手艺人,对CAD/CAM软件设计与编程不了解,现培养肯定是不现实……
“引进人才也不是不可以,可咱们这个地方虽好,说穿了还是小地方,工资高了给不起,工资低了没人来,如今是机器设备引起来了,新厂却迟迟开不了工,还有啊……唉……”
老唐说着长叹了一口气。
不等别人问,陈湘瑶接过了话题:“还有就是村子里的就业提不上去,村里人闹着要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