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虞闻听公孙瓒的暴行,不由大骇。
昔日,初见公孙瓒时,还以为他是个英雄,想着将来自己与他一文一武,一内一外,必能庇佑一方百姓。
如今看来,公孙瓒,便是祸乱之源!
“是我识人不明,才累及百姓,我之过也!”
想到这,刘虞不禁悲从中来,一个劲地捶胸顿足。
“使君,不必悲伤。”郭嘉又道,“我主派兵前来,一为解蓟城之危,二来,也是为了彻底肃清公孙瓒的势力,将其一网打尽!主公说了,使君永远都是幽州之主,只是,主公希望使君能与他一道,共襄大业!”
刘虞听罢,不禁潸然泪下,道:“大将军如此恩义,当真令本官汗颜呐!”
说罢,刘虞拿起幽州的关防大印,递到郭嘉面前,道:“郭军师,请你回禀大将军,刘虞愿携麾下僚属及幽州军民百姓,从此归于大将军!”
话音刚落,众人也起身道:“我等皆愿归顺大将军!”
郭嘉心中甚慰,却并没有去接那大印,而是轻轻一推,将大印又塞入刘虞的怀中,道:“使君大人,你有此话,便已足够。你忘了,主公说了,你永远都是幽州之主!”
“你的心意,嘉会如实禀告主公,相信主公知道了,也定会欣慰。”
“一切,有劳郭军师了。”刘虞道,“那公孙瓒倒行逆施,戕害百姓,绝不能放过他!郭军师,该如何做,还请您拿个主意。我麾下的五万将士,皆听您调遣。”
郭嘉道:“使君不必担忧,一切,早在主公计划之中。公孙瓒不回北平便罢,一旦回去,便是瓮中之鳖,砧板鱼肉,早晚必死!”
刘虞听罢,不由惊道:“怎么,大将军身在冀州,竟已筹谋至此?”
郭嘉道:“那是自然,主公向来高瞻远瞩,足不出户亦知千里之外,不然,又怎坐到今天的位置?使君不必担忧,旬月之内,公孙瓒,必灭!”
郭嘉信心满满,面带微笑地看向众人,众人则是面面相觑,都不由现出难以置信的神情。
当下,郭嘉便告辞而去,临行前,又唤了太史慈出来,问道:“子义将军,乌桓归化一事,办得如何了?此事,主公极为看重,不可有失。”
太史慈道:“军师放心,丘力居和蹋顿皆愿归入汉籍,有他们带头,大部分的乌桓百姓都纷纷响应。如今,只剩小部分人,还摇摆不定。粗略统计,乌桓民众归化,幽州可增户籍二十万!”
“好啊!好啊!”郭嘉听罢,心中大喜,道:“主公果然远见卓识!幽州本为苦寒之地,人口凋零,物资匮乏。如今,乌桓归化,这二十万人口,便如一支生力军,可令幽州气象焕然啊!”
郭嘉一边说着,心中不由暗自感叹张尘计略之深远。乌桓归化,既解决了困扰北疆多年的战事,又令幽州人口倍增。日后乌桓与汉民通婚,不消数年,幽州人口便会成倍增长。
有了人,就有粮秣财帛,兵马军士,到时,幽州定可繁荣昌盛!
只要再平了公孙瓒之乱,幽州必能长治久安。
想到这,郭嘉对太史慈道:“子义将军,还有一项重任要交托给你。”
“军师请讲。”
“我军与公孙瓒大战在即,主公在北平早已部署好了一切,一旦公孙瓒回到北平,必落入主公所设之网。”郭嘉道,“不过,公孙瓒在北平经营许久,麾下将士极为善战,又对他忠心耿耿,恐怕不好对付,所以我想再多一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