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连楚东良那种聪明人都看不清前路,何况是一帮刚放下锄头不久的泥腿子。
听李卫民说向阳集团可能被收走,自己可能重新过回以前的生活,一众股东当即就群情激奋,拍着胸脯保证,一切都听李卫民的,让怎么干,自己就怎么干!
做通了大家的思想工作,李卫民就开始行动了。
建筑公司继续招人,继续接活。
食品加工厂进一步扩大,争取年底之前,生产的产品遍布整个新原地区,甚至进一步向其它地区拓展。
采石场,采沙场,增加开采规模,想尽一切办法,尽可能地占领新原市场。
另外,李卫民还准备成立一个机械厂,生产当下热门的一些机械,比如拖拉机,三轮车之类。
好吧,说生产,其实是给自己脸上贴金。
以向阳集团目前的技术水平,顶多就是个组装厂。
从其它地方运来零件,组装好之后贴上向阳集团自己的牌子再卖出去。
别看生产方式很简单,技术几乎等于没有,李卫民却对即将成立的机械厂充满信心。
有上辈子的记忆,李卫民清楚,后世的很多摩托车,三轮车,甚至是汽车,都是从这种毫不起眼的作坊式加工厂开始的!
八九十年代,正是摩托车,农用三轮车发展的黄金时期,李卫民有前世的阅历,怎么可能错过这么好的机会!
除此之外,李卫民还准备开办几个小商品制造厂,生产袜子,扣子,箱包之类。
从开放开始,到李卫民重生之前,大的风口拢共也没几个。
接下来,第一个推进国民经济发展的大项目很快就要出现,那就是让后世很多国家又爱又恨的华夏制造。
而那些鼎鼎大名的华夏制造,就是从毫不起眼的小商品开始的。
这年头的小商品,不光是可以出口,内销也有非常庞大的市场。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期间,国内对很多商品的需求量都非常大。
如果能提前布局,抓住第一个大的风口,向阳集团距离真正的腾飞指日可待!
有人可能会问,国有企业就没有制袜厂,纽扣厂吗?
当然有,而且产品的质量都不错。
然而,正是因为质量不错,国有企业才会竞争不过私人小厂。
随着工业化发展,老百姓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原来买东西讲究的是耐用,以后会逐渐转变成追求美观。
你一双袜子穿三年,质量再好,样式过时了也不会受欢迎。
我的袜子虽然不耐穿,但看起来好看。
不但好看,生产成本还低,销售方式还灵活,用屁股想都知道,到底谁的袜子卖得好。
国有企业的商品,有时候你想买都找不着,想进货都没有渠道。
私人小厂的东西,主动给你送上门,成本低廉,还给采购人员回扣,两者怎么竞争?
说得好听一些,就是私人企业竞争力强。
说得难听些,就是劣币驱逐良币。
后世鼎鼎大名的百步鞋,穿上之后,一百步之内鞋底就掉了,就是这个时代下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