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们看来,日本人的科学家储备方面,根本无法与曼哈顿计划相提并论,哪怕只是完成制造流程,也不可能做到。
如果没有自己的介入,让基地拥有了比美国人更先进的超级计算机,也确实应该如此。
在萧诚所知的历史上,老蒋敢于挑起内战,那是因为他认为优势在我。
要是失去了这方面的自信,他未必还敢先动手。
这次,由于延安方面得到了加强,萧诚判断,虽然老蒋仍然认为他的实力更强,但已经不可能再自大到认为自己能在短时间内消灭延安方面了。
至少,原来的伪满洲国地界,就不是他短时间内能拿下的。
在大多数人眼里,一旦开战,双方大概率会形成长期对峙。
老蒋本人,很可能也会是这种看法。
东北虽然工业基础远胜内地,但毕竟体量比内地小很多。
一旦双方隔山海关对峙,时间就会站在他这边,内地已经不再有战乱了,可以迅速恢复生产。
内地工业基础薄弱没错,但可以让美国人来建嘛。
萧诚知道,抗战胜利没多久,老蒋就会与美国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将整个中国向美国开放。
根据条约,美国人在中国,享有和中国人同等的权利,也就意味着,美国人在中国开办企业,比在美国本土还要划算。
不但有大量的廉价劳动力,还享有和中国企业同样的税收,没有关税。
由于内战的持续,对武器有着巨大的需求,美国人一定会非常愿意在中国建立大量的军工厂,支持老蒋的同时,美国商人还能大发战争财。
虽然主权那是卖的差不多了,但老蒋的军队可不会因此变弱。
可是,这一切的基础,都建立在老蒋认为自己实力比延安强得多,能够在内战中占据优势,最终消灭对手,统一全国的前提下。
如果哈尔滨原子弹研究基地,已经有能力开工制造原子弹的情报泄露,将会打破这一前提。
虽然拿着这制造工艺,日本人也无法承担制造原子弹所需的庞大资源,无法在战败前造出成品。
但延安方面有这问题吗?
没有!
因为在老蒋看来,延安的背后,还有一个强大的苏联。
缺钱缺资源?找苏联要啊?
如果用制造原子弹的全套工艺流程与苏联交易,相信苏联人一定会慷慨解囊的。
有了这些资源,加上日本人在伪满洲国留下的工业基础,制造原子弹已经没有了瓶颈!
如果真的发生这种情况,在短则一两年,长则三五年的时间内,苏联和延安方面,都将拥有原子弹。
真到了这一天,这仗还怎么打?
这保密工作,还得加强啊!
真要是老蒋没有了在苏联和延安方面造出原子弹之前,彻底击败延安方面的自信,
说不定真的会不敢动手!
要是这仗打不起来,谁知道局势会演变成什么情况!
不行,在老蒋挑起内战之前,绝不能让这个情报泄露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