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22章 北疆(2 / 2)蒲远山和他的超级国度首页

“兰陵,你还认识棉花啊?”

“哼!生产队那时候也种植棉花好吗!”

“你说得也对,那时候生产队每年都要种植棉花,这是任务。”

“呵呵,小山儿,这个任务早就取消了,北疆现在是国家的棉花种植基地,产量排蓝星第一,在乌市有两座大型的国营棉纺加工厂,每座厂占地十万亩。全国的棉花制品都是从这里出产。”

“爷爷,这里的棉花有出口吗?”

“哎哟,小仙儿,为什么要出口呢?好东西要留给自己人享用。这是人民的意志,国家的理念。”

“仙儿,现在龙国就是这样的,以北疆的棉纺织品质量,出口到国外就是奢侈品。价格翻几十倍一点问题也没有。但是你看国内什么价格,一套高级纯棉内衣才四十多块钱,要知道这可是一千二百支纱,细到头发丝的千分之一,也就是一微米,穿在身上比桑蚕丝还舒服。一双纯棉袜子才两块钱。你信不信出口国外分分钟卖上千块。要知道我们的纺织技术高出国外几个代差。一流产品自己用,二流产品出口创汇,三流产品直接就去国外和他们合资建厂,这就是龙国的国策。”

“小小山,这里种植的棉花有多少亩啊?”

“谁?谁在叫我?”

“嘿嘿嘿,远也哥哥,是你啊。这片狭长的棉花种植基地,长度有八百多公里,宽度也有十几公里。不过是轮作,不是每年都种棉花,而是一年小麦,一年棉花。现在有国营建设一团管辖。”

“哦!那意思是说这些都是近年开垦出来的?”

“是的,远山哥哥,这些是八五年开垦完成的。”

“那现在团成员属于工人还是农民?”

“当然属于工人啊!他们每个月工资比城市里工作人员高。平均两千多呢!”

“那在西北自治区像这样的建设团多吗?”

“有十二个这样的建设团,每团大约有八百多人,不过现在都是智能机械化作业,种植面积在不断扩大,建设团人员却在不断减少。不断有人退休和跳槽,特别是建设团的子女们都不愿意呆在团里,纷纷去大城市工作,所以真正的团成员现在每团有三百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