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大人!”徐凛风低吼一声,隐藏在暗处的护卫纷纷现身,将顾长渊团团围住。
顾长渊却丝毫不显慌乱。这预料之中的刺杀,不过是垂死挣扎罢了。他早料到改革触动了一些人的利益,会有人铤而走险。因此,他暗中布置了一张天罗地网,就等着这些鱼儿上钩。
“点灯!”顾长渊沉声下令。
随着火折子亮起,书房重新被照亮。然而,刺客的身影却诡异地消失了。
“人呢?”一名护卫惊呼。
顾长渊嘴角勾起一抹冷笑,指向书房角落里一个不起眼的屏风:“在那里。”
护卫们立刻围了上去,长剑齐刷刷地指向屏风。屏风后传来一声闷哼,接着,一个黑衣人踉跄着走了出来,捂着胸口,脸色苍白。
“搜!”顾长渊再次下令。
护卫们在书房里仔细搜索,很快,在书架后、桌底、甚至房梁上,都发现了暗藏的刺客。他们有的身受重伤,有的还在负隅顽抗,但最终都被制服。
看着被五花大绑的刺客,徐凛风不禁感叹:“大人,您是如何预料到他们会来,并且如此精准地设下埋伏的?”
顾长渊淡淡一笑:“这不过是些简单的安保措施罢了。在我来的地方,这叫做‘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他顿了顿,继续说道,“真正的战场,不仅仅是刀剑相向,更是情报和策略的较量。”
这些刺客的行动方式和藏匿地点,都在顾长渊的预料之中。他借鉴现代的安保体系,在书房内设置了多重机关和暗哨。房间的布局看似普通,实则暗藏玄机。例如,看似普通的屏风,实际上是一道活动门,连接着一条秘密通道,可以通往书房外的暗室。而那些看似摆放随意的书籍和摆件,其实都是触发机关的开关。
顾长渊走到被擒住的黑衣人面前,居高临下地看着他:“是谁派你来的?”
黑衣人紧咬牙关,一言不发。
顾长渊也不在意,只是淡淡一笑:“不说也罢。你们的行动,已经说明了一切。”
他转过身,对徐凛风说道:“把他们押下去,严加审问。记住,我要活口。”
徐凛风领命而去,书房里只剩下顾长渊一人。他走到窗边,望着夜空,眼中闪过一丝寒芒。他知道,这场改革,注定会充满荆棘和挑战。但他不会退缩,因为他知道,只有改革,才能让这个王朝焕发出新的生机。
突然,他听到门外传来脚步声。
“长渊兄,你还好吗?”一个熟悉的声音响起。
顾长渊转过身,看到马将军站在门口,一脸关切地看着他……
“长渊兄,你还好吗?”马将军关切地问道,大步跨入书房。他身后的亲兵警惕地环视四周,确认安全后才稍稍放松。
顾长渊迎上前,拍了拍马将军的肩膀,笑道:“马将军,让你担心了,不过是些跳梁小丑,不足挂齿。”
“长渊兄吉人自有天相,”马将军感叹道,想起刚才听到的打斗声,仍心有余悸,“这些宵小之徒,竟敢行刺朝廷命官,真是胆大妄为!还好长渊兄早有准备。”
“多亏凛风反应迅速,”顾长渊看向徐凛风,眼神中满是赞赏,“若非他及时出手,恐怕我真要吃些苦头了。”
徐凛风谦逊地拱手:“保护大人,是属下的职责。”
“好了好了,今晚就不要说这些了,”马将军豪迈地笑道,“长渊兄的改革大计终于成功,这是值得庆祝的大喜事!走,今晚不醉不归!”
顾长渊欣然应允。三人移步到府邸的花厅,早已备好的酒菜散发着诱人的香气。酒过三巡,马将军的脸上泛起红晕,他举起酒杯,感慨万千:“长渊兄,说句心里话,一开始我对你的改革颇有微词,觉得你太激进,怕坏了祖宗的规矩。可如今看到军队焕然一新,战斗力显着提升,我才明白,你是真的在为这个国家,为这支军队着想!”
顾长渊也举起酒杯,与马将军碰杯:“马将军能够理解,长渊感激不尽。改革之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没有马将军的支持,我也不会走到今天。”
徐凛风在一旁静静地听着,眼中流露出一丝欣慰。他知道,顾长渊为了这次改革,付出了多少心血,承受了多少压力。如今看到他终于取得成功,并且得到了马将军的认可,他由衷地为顾长渊感到高兴。
三人推杯换盏,畅谈改革的成果和未来的规划。马将军的保守思想在顾长渊的影响下逐渐转变,他开始积极地学习新的军事理念,并表示会全力支持顾长渊接下来的改革计划。顾长渊也真诚地向马将军请教边防事务,吸取他的经验和智慧。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三人之间的友谊更加深厚。
夜深了,马将军起身告辞。顾长渊和徐凛风将他送到府门口。
“长渊兄,保重身体,”马将军拍了拍顾长渊的肩膀,“这改革大业,还要靠你继续引领。”
“马将军放心,我定不负众望。”顾长渊坚定地回答。
目送马将军离去后,顾长渊转身对徐凛风说道:“凛风,你有没有觉得……”他顿了顿,目光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深邃,“最近军中各部门之间的协调,似乎出现了一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