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章 大刀
前刺史给出了最大的诚意。
他不但将自己在南州这些年的经营全部送给楼彧,还提供了一个自己发现却只敢深埋心底的秘密——
身为蜀州藩王的蜀王,竟瞒着京城,偷偷将手伸到了南州。
楼彧心下一动,他禁不住猜测:蜀王只是染指南州?南邦呢?
他是否与南邦王有勾结?
如果南邦王没有掌握秘药那种东西,楼彧还不会这般忌惮。
偏偏南邦王不但有秘药,还让炼制了媚蛊的王女阿诗琳不远千里的跑去了京城。
阿诗琳在京城,真的很不消停呢。
她勾引了十数名朝廷命官。
这些人的品级不高,却都在实权衙门。
看似不起眼,关键时刻,却能成就大事。
楼彧本就是多思、多疑的朝政大佬,毫无关联的事儿,他都要忍不住的再三推敲、斟酌。
阿诗琳……南邦……蜀王,这些存在明显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楼彧更加不会忽略。
说起来,蜀王也算是熟人。
他是圣人的异母弟弟,当年上皇起兵的时候,蜀王曾经跟在圣人身后,追随圣人一起打仗。
后来,上皇登基,与圣人的矛盾愈发激烈,蜀王没有偏向任何一方,选择了中立。
王姮与楼彧私底下讨论的时候,曾经不屑的说过:“什么中立?他所谓的两不相帮,其实就已经是在拉偏架!”
“他曾经可是圣人的人,本就该站在圣人这一边。”
“到了关键时刻,他却‘中立’了,呵呵,他倒是聪明,懂得趋吉避凶。”
让王姮来说,这样的人,比楚王等更可恨。
楚王他们是正大光明的跟圣人正面对抗,而蜀王呢,却暗搓搓的捅了圣人一刀。
伤了人,还故作委屈的表示自己“左右为难”,索性两不相帮!
啊呸!
虚伪,下贱!
后面的几句近乎粗鄙的唾骂,则是出自楼彧之口。
对于楼彧这样的小变态来说,要么好的光明磊落,要么坏的坦坦荡荡。
左右摇摆、虚伪造作,才最令人不齿。
不过,王姮楼彧的吐槽,并不会影响大局。
现实就是,没有那么的非黑即白、快意恩仇。
蜀王的中立,在圣人登基后,也得到了“善果”——
他没有被圣人清算,可也不能再留在京城。
圣人一纸令下,直接让他就藩。
而他曾经“背刺”圣人的功绩,让他得到了上皇的封赏。
上皇将富饶的蜀州封给了他,他也就成了蜀王。
蜀州虽比不上京城、建康等地繁华,却也是极为不错的地方。
蜀王就藩蜀州,已是他最好的结局。
只要他不谋逆、不作妖,他以及他的子孙们,都能在蜀州过着土皇帝一般的生活。
“……现在看来,这位蜀王,一改当年的‘中庸’,变得野心勃勃起来。”
亲自把前刺史送出刺史府,楼彧回到书房,开始梳理这些信息。
他重点关注蜀王,对于这位故人,他忍不住的想要探究:“或许,他一直都是有野心的。”
“战乱的时候,精准选择了用兵如神、骁勇善战的圣人;新朝建立,上皇君临天下,他便当机立断的倒戈。”
“其行虽受人诟病,却保住了自己一脉的平安、富贵。”
“就藩蜀州,天高皇帝远,本就有的野心,开始疯狂滋长……”
楼彧暗自思索着,将重点信息,都记录到自己的小册子上。
记录完毕,收好,他唤来暗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