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89章 奏请(2 / 2)我是正德帝首页

朱厚照接过撬开封印,展开泛黄羊皮纸,见上面细陈大内氏与细川氏战事,毛利氏亦卷入,如今二打一,大内氏竟渐落下风。看完递与张宗说。

张宗说慌忙双手接过,边看边想:“我家总算稳妥了!” 看罢又双手奉还,道:“陛下,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此乃天助我朝。”

朱厚照笑道:“你能想到这层,甚好。细川氏此前屡屡求援,朕让礼部拖延至今,如今他既胜了,倒教朕有些为难。”

张宗说趁热打铁:“陛下无需忧虑!臣本就打算让泉州、宁波商帮组一支‘皇家商船队’,打着朝廷旗号往吕宋、日本贸易,顺便探探虚实。如今正好派上用场。”

朱厚照瞧他心思活络,暗忖这小子莫不也是从未来穿越来的?却不知张宗说心中早把他骂了千百回。

朱厚照道:“倭寇横行,此事容朕再议。”

张宗说本想提一提南京造办的佛郎机铳的事表明不必惧怕海外贼寇,忽见魏彬使眼色制止,便住了口。

郭勋道:“启陛下,此事难在我朝远隔重洋,鞭长莫及。”

朱厚照摆摆手:“大内氏兵强马壮,细川氏内忧外患,不过一时之胜。传谕下去,让人及时奏报,顺便与毛利氏接触。”

郭勋领命告退。

朱厚照又问张宗说:“听闻你征了御马监草料场养马?如今存栏多少?”

张宗说翻开账本道:“回陛下,已存栏千匹。臣托晋商从鞑靼购得些马种,与本地母马交配,生的马驹耐粗饲、脚力快。挑了五百匹好的,打算送与边镇总兵 —— 种勋下了镇抚司,边将们心下惶惶,得给些甜头。”

朱厚照挑眉:“你倒会笼络人心。但须让他们知道,马是皇商局养的,银子是皇商局赚的,与户部无干。”

张宗说应道:“臣省得。”

朱厚照又问:“鞑靼部落可曾起疑?”

张宗说笑道:“哪来这许多疑猜?都是多年熟主顾,且非直从鞑靼人手里采办,乃经建州女真转手。有司既未干预,那些鞑靼小部要讨生活,见银两眼开,哪管货品来路?”

朱厚照心中一惊:这小子不知不觉拉晋商入伙,数月间南北通吃,如何做到的?遂问道:“晋商经营多年,怎肯与你分利?”

张宗说却道:“回陛下的话,臣前者于大同、宣府两地增开皇店数处,拣选三家小商帮,专司大同、宣府至西安、京师之货殖运输。那些大晋商见之羡妒,竟自投臣处,欲与皇商局合股分利。此辈晋帮,自太祖、太宗朝始,初以输粮,继以输马、输铁,换取盐引为生。至宪宗及先帝时,朝廷改纳粮、纳马、纳铁诸例为纳银,彼等乃转于九边与京师间贩运货物,又自京师经天津卫循运河至苏杭经商。今既来投,显是看重皇商局名号。臣以局名义入股,彼等得享税课优免之利,自然欣悦,此乃两利之道,并无偏亏。”

朱厚照颔首,知此计既能获利,又可借晋商打探蒙古、女真消息,比官府出面妥当得多。

张宗说又道:“臣斗胆乞陛下赐一人。”

朱厚照警觉:“何人?”

张宗说:“咸宁侯仇鸾。”

“他?” 朱厚照沉吟,“你要他作甚?”

张宗说心下暗骂:“你必是要差人监视于我,不然焉能放心?横竖早晚要遣人看顾,我不如自请个蠢笨的来,反好支应。” 面上却道:“臣才疏力薄,处事难免粗疏,况且已卸了侍卫之职,不在禁中当值,乞陛下另派一名侍卫,也好帮衬一二。”

朱厚照盯着张宗说瞧了半晌,直瞧得他后颈发紧,方笑道:“休要玩笑!他一个勋贵若凑在你跟前,倒显你矮了三分体面。我素行用人不疑,你但放宽心去办差便是。”

张宗说心下稍暖,知皇帝存着护他之意,便道:“张太监提督皇店,麾下有经济之人可用,臣事务繁杂,正需他帮扶一二。”

朱厚照颔首道:“使得。只是你身边不可无人护持,回头令夏助从乾清宫侍卫里选几个精壮的,随你差遣。”

张宗说听闻,暗叹一声:“终究还是防着我呢。”

只见朱厚照宽慰他道:“你以皇商局钦差之职,一路奔波,行事难免触碍他人。所遣侍卫,皆曾于边镇历练,经百战、历生死,极可靠。且与你在乾清宫当差,多是旧识,用之岂不顺手?勿生疑揣,负朕恩意。”

张宗说闻言,深揖及地,道:“臣怎敢!臣谢陛下爱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