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贾太傅的故居?省级保护?”
眼前的景象,都让大家十分吃惊。
他们原本想象的气派的门楼,如今只剩一扇斑驳的木门。
门楼上的雕花早已被大火烧得面目全非,只留下一片焦黑的痕迹,好似历史无声的悲叹。
周教授点头,遗憾地说:“抗战时期的文西西大火,烧了五天五夜,把星城烧成了空壳子,地面文物毁灭到几近于零,很多文化传承就此中断了。 ”
走进故居,庭院里荒草丛生,齐膝高的野草在寒风中肆意摇曳,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繁华与如今的落寞。
地面的石板大多已经破碎,缝隙间积满了厚厚的尘土和落叶。
正对着门楼的主殿,残垣断壁、焦梁炭柱,屋顶塌陷了一大块,阳光毫无遮拦地洒进屋内,照亮了满地的碎瓦和腐朽的木梁。
“原本太傅故居占地有十几亩,各个朝代都有在保护和修缮。大火过后就仅剩下太傅殿、神龛、古井和石床。
但是因为没有专人看管,后来石床也被盗走了,星城重建,周边的建筑慢慢蚕食过来,现在仅剩两亩的面积了。”周教授的声音满是沉痛。
跟在后头的苏元正听到“抗战时期”四个字,压抑着眼中的怒火,压低声音对女儿说:
“小日子烧的!太可恨了。”
可苏渺满脸复杂神色,低声对父亲说:
“爸……是自己人烧的。”
“啊???”苏元正一脸的不可置信。
蒋旭不解的问道:
“周教授,这里不是已经被认定为文物保护单位了吗?为什么不修复呢?这么重要的历史人物故居……”
周教授苦笑一声,回答:“哪有这么简单,已经烧得这么彻底了,修复比重建还难,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我们现在都还刚脱离饿肚子的行列,哪有这个心思。
这些年,我和前辈、同事们也都没有放弃申请。
五七年就报过修复计划,当时省里说财政困难;六二年再报,说是要"勤俭建国";到了七九年,改革开放了,结果……到现在都还没有定论。”
蒋旭一边用相机记录下眼前的破败景象,一边问道:“周教授,那这故居还有可能恢复往日的荣光吗?”
周教授长叹一声:“难啊!以现在的情况,修复工程需要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而且文物修复讲究‘修旧如旧’,每一处细节都要严格按照历史原貌来,容不得半点马虎。”
就在这时,一阵嘈杂的脚步声从院外传了进来。
刚才出去撒尿的小林,像被老虎追一样屁滚尿流的跑进来,着急地对周教授说:
“老师!他们又来了!张经理!还带着一大群的人!”
话音刚落,一群人出现在大门前。
领头的中年男人穿着笔挺的西装,约莫四十岁的样子,也不知道这个天他冷不冷,梳着大背头,手里拿着一个鼓鼓的公文包。
那人假笑着走进来,眼睛却冷得像冰:“周教授,我们又见面了。哟!这是带人参观古建呢?看吧看吧,再过段时间就都推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