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联欢会就这样有条不紊地按照既定的流程继续推进着,每一个节目之间都穿插着热烈而持久的掌声。当第十个节目落下帷幕,来自大二考古系的表演者们在全校师生雷鸣般的掌声中缓缓走下舞台时,两位主持人再次登台,并在对第十场节目稍作点评后发表了如下发言:
“接下来,请大家用最热烈的掌声欢迎来自华国东部大学大四年级历史系一班的陈秋同学、完颜曦月同学、驹炎珺同学以及叶子尘同学!他们将共同为我们带来本次联欢会的第十一个节目——小品《相亲》!让我们一同期待他们精彩绝伦的演出吧!”随着主持人报幕完成走下舞台之后,陈秋、完颜曦月、驹炎钧和田梣烨四人在全校师生们的掌声中依次走上台来,他们要为全校师生带来一场精彩绝伦的小品表演——《相亲》。
在这场小品中,各种搞笑段子和幽默情节层出不穷,让人应接不暇。包袱一个接着一个,犹如连珠炮般不断抛出,笑点之密集令人咋舌。台下的师生们被逗得前仰后合,笑声此起彼伏;后台帮忙的教授们也忍俊不禁,脸上洋溢着欢快的笑容;就连两位主持人也被这欢乐的气氛所感染,不时发出阵阵爽朗的笑声。
最后,在大家热烈的掌声和欢笑声中,这场由陈秋精心指导的四人小品《相亲》圆满落下帷幕。陈秋四人微笑着向观众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从容地下了台。
陈秋四人缓缓走下舞台,两位主持人迈着优雅的步伐走上台来。他们面带微笑,眼神中透露出对刚才节目的赞赏之情。
“刚才的小品《相亲》真是太精彩了!”男主持人声音洪亮地说道。
女主持人紧接着附和道:“是啊,陈秋等四位同学的表演非常出色,让我们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相亲现场的欢乐氛围。”
接着,两位主持人对陈秋四人的小品给予了高度评价,赞扬了他们的演技、创意和团队合作精神。观众们也纷纷报以热烈的掌声,表示对这个小品的喜爱和认可。
随后,男主持人正式宣布:“接下来,请大家欣赏由华国东部大学大三年级计算机系三班的张晨同学带来的第十二个节目——舞蹈《龙凤呈祥》。”话音刚落,舞台上的灯光瞬间亮起,音乐声响起,第十二个节目开始了。
尽管第十二个节目以及之后的节目都各具特色,精彩纷呈,但与陈秋那动人心弦的歌声以及他亲自指导并参与演出的小品相比,还是稍微显得有些失色。然而,每个节目都赢得了全校师生们的阵阵掌声和喝彩声。这些节目或许没有陈秋的表演那么耀眼夺目,但它们同样展现出了学生们的多才多艺和努力付出。
当第二十七个节目落下帷幕之后,现场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大一年级法律系四班的包尔之金·阿古拉在这片热烈的掌声中缓缓走下舞台。紧接着,两位主持人登台,他们对刚才包尔之金·阿古拉在第二十七个节目中展现的蒙古族呼麦技艺给予了高度赞扬。
男主持人率先开口道:“真是太精彩了!包尔之金·阿古拉同学的呼麦表演让我们仿佛置身于辽阔的草原之上,感受到了蒙古族文化的深厚底蕴。”
女主持人微笑着附和道:“没错,他的表演真是令人陶醉。相信大家都还意犹未尽吧?不过别着急,接下来还有更精彩的节目等着我们呢!”
女主持人稍稍停顿了一下,然后继续说道:“下面,请大家用最热烈的掌声欢迎华国东部大学大四年级历史系一班的陈秋、王晨和张依依三位同学,为我们带来第二十八个节目——群口快板书《字正腔圆跟我念》!”
随着两位主持人的介绍完毕,陈秋、王猛和张依依三人在全校师生们如潮的掌声中登上了舞台。他们向观众深深地鞠了一躬,表达了对大家的敬意。
陈秋作为首位表演者,毫不犹豫地敲响了手中的竹板,清脆的声音响彻整个会场。他以嘹亮的嗓音开场:“打起竹板不啰嗦,我说的是……说起这螺蛳粉,平舌音要标准。”这第一句快板词一出口,立刻引起了台下观众的共鸣,现场气氛瞬间变得活跃起来。在陈秋的带头下,王猛手中的竹板紧随着陈秋的尾开始发出清脆而有节奏的声响,每一下敲击都恰到好处地与陈秋的声音相呼应。紧接着,张依依也加入了进来,她的动作优雅流畅,仿佛手中的竹板是她身体的一部分。三人之间的配合默契无比,他们的眼神交流、微笑以及微小的手势动作,都传递出一种无声的默契。
他们手中的敲奏竹板声此起彼伏,犹如一场动听的交响乐。每一次敲击都带着力量感,却又不失轻盈灵动。伴随着竹板的旋律,他们念诵的快板词如行云流水般自然流淌而出。每个字都清晰可闻,每一句都充满韵律,让人不禁为之陶醉。
这段群口快板书不仅顺畅无比,更展现出了强烈的节奏感。这种节奏感如同心跳一般,有力地驱动着整个表演向前推进。每一个节拍都像是一个鼓点,敲打着人们的心灵,唤起共鸣。朗朗上口的词句在空气中回荡,令人耳目一新。
观众席上的全校师生们全神贯注地聆听着,他们被这精彩的表演所吸引,脸上洋溢着惊喜和赞赏的笑容。后台帮忙的教授们也不禁停下手中的工作,沉浸在这美妙的音乐之中。两位主持人更是瞪大了眼睛,对这三位学生的出色表现感到由衷的钦佩。整个场面仿佛被一股无形的魔力所笼罩,所有人都被这独特的艺术魅力深深打动。
随着这段快板书的最后一句快板词被陈秋伴随着节奏感极强的快板声说完,陈秋三人朝着观众们深深地鞠了一躬,紧接着全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那声音震耳欲聋,仿佛要冲破房顶一般。站在后台的男主持人旁边的那位女主持人甚至都兴奋地跳了起来。她的脸上洋溢着难以抑制的喜悦和激动,眼睛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这位女主持人之所以如此兴奋,原因其实很简单——陈秋三人的这段群口快板书实在是太精彩了!他们的表演技巧娴熟,配合默契无间,将故事演绎得淋漓尽致,让人不禁为之拍案叫绝。
然而,联欢会还得继续进行。当陈秋三人在如潮的掌声中从容地下台后,两位主持人走上前台。他们首先对陈秋三人的群口快板书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赞扬他们的精湛技艺和出色表现。然后,他们宣布第二十九个节目正式开始,现场气氛再次热烈起来。然后一个个节目在掌声中开始和结束,终于到了本次联欢会的最后一个节目——由陈秋、张熔、李墥和马熵礼四人合作和主演的传统京剧《李陵碑》。
“接下来,终于到了本次联欢会最后一个节目了。这场节目我记得好像是传统京剧《李陵碑》吧?”女主持人故作不知情地向旁边的男主持人发问。
听到“传统京剧”四个字,台下的观众席上直接一片哗然,全校所有师生们一个个目瞪口呆,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而当他们听到这场传统京剧的曲目是《李陵碑》的时候,他们受到的震动更大——因为这场京剧演出共有三个京剧流派版本,分别是谭富英先生的谭派版、李和曾先生的高派版和杨宝森先生的杨派版。师生们可能不是特别的了解京剧流派有哪些,但是谭富英、李和曾和杨宝森这三位先生都是京剧界的泰斗级人物,真正的京剧艺术家,全校所有的师生们和大小教授们全都听说过包括这三位先生在内的京剧泰斗级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