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46章 逛街购书与震惊丈母娘(求月票,各种求!)(1 / 2)1979:未婚妻是天仙妈首页

清晨七点。

冷冽的阳光透过客厅深处的半圆形阳台上的窗户,

将稀薄的光线将空气中的肃冷中和,在走造型拼花典雅古朴的冷釉色地砖上,留下一块块斜方格子,还有淡淡的余温。

宽敞明净的卫生间内,程开颜洗净后,拧干毛巾。

“哗啦……”

水滴与雾气自热乎乎的白色毛巾,沿着上下各自而去。

将毛巾盖住塑料盆的边缘,防止热气跑完。

他整理好梳洗,转身从洗手间出来。

此时清晨,客厅里空无一人,光线明净。

贴着花纹典雅,质地老旧墙纸的墙壁上,零星挂着几盏造型古朴的壁灯,亮着澄黄的光芒,将客厅照亮。

客厅中间的壁炉里亮堂堂的,传来煤炭与柴火燃烧的噼啪声。

远处的厨房门开着,传来若有若无的水花声,以及锅碗瓢盆响动的声音。

程开颜方才看了时间,早上七点。

这个时候大家都还没起床,想来是应该是婉姨正在做饭。

“果然晓莉姐其实是婉姨言传身教,学到不少东西,但好在没学婉姨的傲娇与口是心非……”

“不过仔细想想晓莉姐好像也有点傲娇……”

想到这里,程开颜仔细回忆起来。

略微感慨了一番母女二人之间的相似。

他转身走向电视机旁,墙壁上挂着一本崭新日历。

晚生晚育,优生优育。

这是日历上面印刷的宣传标语,占据了超过七成的版面。

剩下的才是日历。

应该是单位里发的。

不过程开颜懒得看一眼,直接朝着下面一排排数字上看去。

一九八一年二月一日,农历腊月二十七。

周日。

时间如白驹过隙。

转瞬间程开颜二人乘火车抵达哈尔滨,已经过去三天。

经历了冲突,复杂,醉酒的第一天过后。

这两天,程开颜在刘晓莉家里过得还算舒心。

除了婉姨态度比较冷淡,模棱两可之外。

刘叔与晓菱两人都随着接触,和他越发熟络起来。

……

“距离年三十还剩下不到四天的时间,妈妈今年怎么过除夕……

估计还是像老样子一样守到转钟,再给老爹上柱香,放几挂鞭炮吧?

不过,就是不知道小姨到时候会不会按照约定,到家里来过年。”

程开颜望着日历上被圈中的除夕二字,心中思绪纷飞。

最让他关心的自然是母亲还有小姨在家两人怎么过年,之后还有拜年送礼,程开颜不在家难免有些记挂着。

另外小姨不去宁家那边过年,虽然不打紧。

但去拜年肯定是少不了的,以上次优先的接触来看,不是好相与的。

就怕小姨去,又受欺负。

程开颜站在原地,心中思索良久。

陡然肩膀被只手拍了拍。

“咚咚……”

程开颜心跳漏了半拍,还未转头看去,就听到来自婉姨成熟娴静的嗓音问:

“起这么早?”

“睡得早,醒得早。”

程开颜转身,回答道。

“今天一号,你的作品今天刊登对吧?”

蒋婉静静地问道,自那天知道这个消息,她便有了一些期待。

“嗯是今天,婉姨很期待吗?一会儿要和我们去吗?”

程开颜点点头,不动声色的问道。

看样子婉姨还念念不忘啊,那天晚上说都记下来还真不是说说看的。

她认真起来的样子,似乎和小姨很像。

“期待?呵呵。”

蒋婉不咸不淡的瞥了他一眼,美眸一闪而过的情绪非常明显。

自己只是求证一下而已,谈何期待?

要是不能让自己满意……

哼哼!

“……”

程开颜将丈母娘的神情看在眼里,表示无语。

口是心非是吧?

“闲的没事的话,进来打打下手。”

蒋婉没打算多聊,随口问了句,转身走向厨房。

走了几步又补充了道:“没空就算了。”

程开颜觉得这话从丈母娘这种性子的人口中说出来真挺好笑,他很想说您大可不必补充这一句。

“当然有空。”

他自不会贸然打趣,而是快步跟了上去。

之余他也有些感慨。

没想到厨房倒成了自己和丈母娘缓和关系,拉近距离的好地方。

果然有句话这么说的:

厨艺好的男人,加一万分哦!

……

早饭也很丰盛。

哈尔滨这边的饮食残存着不少俄式习惯。

今天的早餐就体现的淋漓尽致,抹着果酱的俄式大列巴,还是秋林公司产的。

道里市场买的酱牛肉,还有一人一杯提前订好的牛奶。

“婉姨居然还提前热好了,泪目了。”

程开颜一口列巴,一口牛奶吃着早饭。

这种就是家境优渥的知识分子,干部家庭级别的丰盛早餐。

一般的家庭,就是玉米面饼子,小米粥加酸菜就完事了。

从早餐的丰盛程度就看得出来,程开颜在这儿虽然被一家之主冷淡对待,但招待的规格还是相当在线的。

吃完早饭,收拾好碗筷。

大家就准备出门了,今天一号,正好是周末。

“爸,妈,你们要一起去吗?”

刘晓莉带着的程开颜还有妹妹二人,在门口换鞋准备出家门。

“我就不去了,昨晚上加班了我得休息一下,你们去吧,正好今天天气不错你们几个玩得开心。”

刘叔靠在沙发上,语气疲惫的摇头。

“那好吧,妈妈呢?”

刘晓莉看向母亲。

婉姨不经意的看了眼程开颜,“当然要去!”

于是四人穿好保暖御寒的衣物出门了。

……

“冰糖葫芦~~”

“大虾糖!五毛钱一包!再不买过年涨价嘞!”

“酒糖(白酒心巧克力)一元钱一斤!”

道里区中央大街上。

方形面包石铺就的街道上,人流如车水马龙一般热闹,穿着新衣裳的市民们在街道熙熙攘攘的逛街。

小摊贩推着三轮板车载着货物,在大街上叫卖。

两侧林立着巴洛克风格,俄式风格的三四层洋楼。

古典优雅,粗犷洋气。

即便是北京城繁华的王府井大街,这时候也是比不上这儿洋气的。

“哎~女同志您要不看看?快过年了家里小孩儿嘴馋,过年送礼都是一顶一的好东西。”

临街的一处小商店,毯子都摆到外面来了。

蒋婉一行四人,恰巧路过被‘拦下’。

“晓莉姐,吃冰糖葫芦不?”

“来两根吧。”

刘晓莉竖起两根葱白的指头,然后又飞快的缩回兜里。

没别的,冷。

“来两根。”

程开颜付钱。

很快他就明白自家对象买两根的原因了。

婉姨和妹妹吃一根,他和晓莉吃一根。

中央大街全长一千四百多米,四人又往前逛了一会儿,这买那买,很快手上就提了一些东西。

走到一处二层小楼前,程开颜嗅到一阵麦香面包的香气,转头看去。

发现有不少人正在排队。

“那是华美西餐厅一楼的面包房,每天现烤槽子面包,由黑麦发酵烤制,三角钱一斤,每天都有好多人排队,好吃又实惠,以前我跟晓菱两人经常买。”

刘晓莉顺着他的视线瞥了眼,笑着解释道。

“想不想吃?现在人少去买点?”

老实说程开颜有点馋了,这香气实在诱人。

“嗯嗯。”

刘晓莉看了眼妹妹,见她的小鼻子动个不停。

她也有些意动,离开了哈尔滨她好久没吃了。

“咳咳……”

一旁的婉姨轻咳了一声,像是在提醒他们不要乱花钱。

不过三人置若罔闻,一股脑的就凑过去排队了。

买完面包。

三人每人都抱着一个纸袋子回来了,里面装着一块歪扭长方块一样的蓬松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