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章 行动(2 / 2)乱世途首页

如此大的动静自然瞒不过刘民世,第一时间就被刘民世知晓,然而探子并未察觉司马钊迂回之举。

探子急报,秦军主力已倾巢而出,莫江流让大军在距离南阳城二十里处列阵,此处有个小山俯瞰四周。

立夏时节,天气不愠不火,阳光并不炎热,时间已临近正午,他们此时是面朝白日,可不久他们将变成背光一方,四周地势平坦,山头之上,整片周边大地,一览无余。

他并不认为自己会输,即便手底下都是一些初出茅庐,经验尚浅的中央军,他底气来源是从洛阳一线调来的三千精骑,这些骑兵跟随他作战多年,和秦军交手无数次,战绩斐然,人们总是信赖自己熟悉的人,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谁会将性命托付给一个自己不信任之人?哪位将领愿意指挥自己不熟悉的兵马?哪个人会娶自己不了解之人?

各国之中蒙古和楚国骑兵最强,毕竟都以草原为生,秦国近年来骑兵规模也日益壮大,他们与西域以及蒙古贸易收获了不少良驹,又收编了一些蒙古部落,不过秦军主力还是在潼关一线,刘民世这支不过是一支偏师,想来骑兵并不会太多。

大隋马匹数量亦不少,然马匹品种素质不如其余各国,故行军作战往往善于结战阵,大隋的兵马分为洛阳军团,长城军团,东北军团,南方军团,以及护卫北京周边的中央军团,直属皇家的羽林军和禁军。

洛阳军团二十万,长城军团十五万,东北军团十五万,南方军团十五万,中央军团十万,羽林军六万,禁军五万,此乃兵部上报之数,然实际兵力,就不得而知了。

洛阳军团是以莫江流为帅,长城军团是司马锐,东北军团是杨周,杨家是东北的世家大族,朝中次相杨表便是杨家家主,南方军团则是当今隋帝的小舅子徐维在统帅,徐家是文官世家,徐维却独树一帜,在军中任职。

中央军团主帅司马明是司马钊的大哥,羽林军和禁军也不乏司马家的门生和司马家之人。

不久后一名黑甲骑兵扛着黑色大旗,如同领路的大雁,出现在地平线上,旗上鲜明的白色“秦”字,远远望去便让人心中一片肃然,秦军勇武,天下皆知!

黑压压的人头不断出现在地平线上,他们排列成阵,盾兵在前犹如铜墙,左右两翼各有一支骑兵如雄鹰双翼,中间黑色汪洋则是步军主力,状如张开血盆大口的猛虎。

莫江流凝神细瞧着秦军大阵,他为此战早已做了诸多布置,大隋立国以来地处四战之地,面对各国的侵扰,自然有独属的神兵利器,三弓床弩!也叫八牛弩!

这是大隋作战最常用配备的战略武器,威力惊人,射程之远令人咋舌。

以轴转车张弦开弓,弩臂上有七条矢道,居中的矢道搁一枝巨箭,“长三尺五寸”,“围五寸”,以铁叶为翎,左右各辅以三枝略小的箭矢,诸箭一发齐起,可射七百步,需十余人合力方能拉动。

这些八牛弩都是由专门的武器工坊制造,中央军团配备的最多,因武器工坊就在京师周边山谷内,由专门军队驻守工坊。此次出征莫江流携带了三十架八牛弩,虽数量有限,可若运用得当也能给秦军造成重大杀伤。

他下令骑兵护住两翼,左右前重步持盾在前,而后紧跟无数枪兵,数千弓弩手弩箭如林,排成数排,威力巨大的弩箭闪耀着骇人的银光,整支大军呈菱形以山坡为中心,三十架八牛弩就摆在山坡上,严阵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