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过……
这字迹……怎么看着有些眼熟?
懒得管了,从荀彧来到这里仅仅片刻功夫,却让他日夜忧虑之事尽数解惑,让他感到心情痛快不已。
“荀先生真乃本将至福,有这十八镇诸侯联军,定能将董贼狗头取下,悬至洛阳城门!”
“非也!”
谁知袁绍话刚说完,荀彧话锋一转,严肃道,
“袁公,虽说有十八镇诸侯,但在下以为,此次盟军,皆是……”
他顿了顿,
“皆是乌合之众,不足以谋大事!还望袁公早做准备才好。”
“啊?”
袁绍嘴巴长得老大,难以置信地瞪着荀彧。
刚刚还信誓旦旦地认为十八镇诸侯联盟,天下无敌,这荀彧转头就说这群人,是乌合之众?
“荀先生写在这纸上的诸侯,皆是天下豪杰强雄,怎会是乌合之众呢?”
荀彧却将袁熙方才给他的解释,一字不落地说了一遍。
听得袁绍是一愣一愣的,最后想想,还真是这么回事。
这些诸侯虽说都是豪强之辈,但互相之间多少都带点仇,若是没有一个绝对能镇得住脚的盟主,到时候绝对会是一盘散沙,甚至未曾破敌,先起内讧也说不准。
如此毫无凝聚力的联盟,若是对上训练有素的西凉军,即便有再多的兵马,那也是以卵击石,不堪一击。
袁绍本就是沙场老将,现又有荀彧提点,顿时惊出了一身冷汗。
一旁的逢纪和许攸更是在听完荀彧的分析后,同样是面露心悸,以他们二人的才智,怎会不知荀彧之言,乃是盟军之中难以忽视的痛点。
袁尚和袁谭虽然听得有些云里雾里,但从父亲和先生们的脸色可以看出,眼前这位荀大夫一针见血,让父亲陷入了两难之中。
随即袁绍回神,起身对荀彧恭敬作揖,
“还请先生教我,只要能让此次联盟共齐一心,剿灭董卓,今后我定对先生言听计从。”
荀彧看着袁绍放下了身份,表面无澜,内心却已然有所触动。
从刚才到现在,除了在他进门时袁绍起过一次身后,全程都是若有若无的得意傲态,即便言语中对他有所尊敬,但却并未有真正的谦逊。
没想到自己就是搬出袁熙这么一套说辞,就能让袁绍有这么大反应。
都说知子莫若父,可到了袁氏父子这里,竟成了知父莫若子。
随即踌躇了片刻后,他决定试探一番,缓缓抬起三根手指,
“其实也并不难,袁公若想解决盟军隐患,只需纠正自身三点即可。”
袁绍一怔,“纠正自身?为何?”
让盟军同心,不是该在盟军里下手吗?
怎么扯到他自己身上来了。
荀彧淡然一笑,
“既为盟军,必然会有盟主,袁公出生高贵,如今又是号召之人,当之无愧。”
袁绍恍然大悟,“原来如此。”
若真是这十八镇诸侯集成盟军,那除了他,其他人的确没有这个资格做这个盟主。
袁术也不行。
荀彧继续道,
“既为盟主,就应以身作则,这第一点,便是袁公该处世公允,绝不能以权谋私,偏袒亲己者,疏远陌己者!”
袁绍脸色微微动容,抿了抿嘴道,“自当如此。”
“其二!”荀彧道,“袁公应放下尊卑之视,既为盟军,皆为国效力,盟军上下之人,只有官职之别,没有身份高低。”
这第二点道出,袁绍神情愈发尴尬,因为他如今每次与人相处时,都有以身份判人的习惯……
“那……第三点呢?”
荀彧看了一眼袁绍,一字一顿,
“这第三嘛……便是袁公万不可刚愎自用,定要集思广益,方才能将董卓西凉大军,斩于马下,勤王于洛阳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