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斗志的夫差果然将越王回越国。回国后,勾践发愤图强,后一举打败了吴国,这也就是“三千越甲可吞吴”的由来。”
“因“平吴”有功,范蠡被封为上将军。”
“但范蠡知道,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道理。勾践这个人可与其共患难,不可与其共安乐。与其功高盖主,不如激流勇退。”
“回来后,范蠡就向勾践说:‘君王好好努力吧!请允许我从此辞去,以后不再进入越国了’。”
“勾践诧异:‘你现在要离我而去,这是为什么?’”
太子此时接话奥道:“找一个怎样的合理理由呢?”
“范蠡说:‘我听说,做人臣的,君忧臣劳,君辱臣死。从前君王受辱于会稽,而我之所以没有去死,是为了想辅佐君王成就霸业,实现报仇。现在大王已经成功,我接下来应该接受,当初使您在会稽受辱事情的罪责了’。”
众人皆感叹这个理由实在是太好了。既显得自己忠心,又能走得掉,君王完全没法拒绝,更别说杀他了。
老者接着道:“于是,范蠡悄然离开了越国。有人看见,范蠡携带着西施,驾着一叶扁舟,出三江,泛五湖而去,杳然不知所向。”
“听说后来,经营产业,家资巨万,成为富翁,世称:陶朱公,据说其人寿终正寝。”
五人又是一番感概。
老者又言:“不仅我们,范蠡的功成身退,得善果,古人也是这么认为的。”
“晚唐诗人汪遵写了《五湖》一诗,对范蠡的深谋远虑大加赞赏:‘已立平吴霸越功,片帆高飏五湖风。不知战国官荣者,谁似陶朱得始终?’”
此时黄中理心中想的是,我早晚是华池国的皇上,不知道未来会是怎样。能否像陶朱公一样有始有终。
而四名侍卫平时以练武功为主,此时想的何时能够功成,以及平安护送太子等事情。
大家见这太湖源头,初起处为数条小山溪,隐隐约约地藏在山谷间。山色青翠,如世外桃源。山中有龙涎壁、云碧潭、思源廊、千仞崖、神风谷、双龙潭、古佛院、百丈漈、仙人台、祭源坛等,组成一座天然园林。绝壁夹峙,清溪长歌,悬瀑飞泻,野猴成群。峡谷口高耸千仞的是著名景观龙涎壁,生长在石壁上的大片龙涎草临空飘逸,醉花瀑和竞跳石分外浪漫风格。醉花瀑在峡谷中段,瀑落乱石,水花的轻舞如长袖女子的表演,恰是这江南水乡的韵味。
至于主体太湖,则若秀女已然长成,平湖万碧顷,峰影水面浮。湖面一片碧绿,清波荡漾,如同一面宝镜镶嵌在江南的山水之间,正如那当初的西子一样婉约、静谧、秀丽且多姿。她横跨临安、湖州、苏州,真是人间天堂。历代骚客多有渲墨:
水天向晚碧沉沉,树影霞光重叠深。浸月冷波千顷练,苞霜新橘万株金。幸无案牍何妨醉,纵有笙歌不废吟。十只画船何处宿,洞庭山脚太湖心。——唐·白居易
银河落九天,玉垒清虚间。遥看瀛洲岛,近入太湖源。——唐代·杜甫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唐代·刘禹锡
碧波千顷鼓方回,百舸争流竞奋追。静夜思渔翁不语,涟漪漫卷至西洲。——宋·苏轼
千里跬步,终成江河。万千溪水,汇集成了这婀娜、婉约的太湖,恰似临安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