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04章 神童(1 / 2)南风烈烈吹黄沙首页

一夜硝烟,不只是常符余党的惨叫,还有行官的呼救。

见到那具焦黑的尸身时,就连纵火中宫都不动声色的江绾也下意识的向后撤了一步。

“夏日确实容易走水,可这火单烧女官张氏一人,也太可疑了些。”赵时洲见这一切瞬间了然,他向江绾迈进一步似是想要承接住她的不知所措。

“原来是个狠人。”他弯腰在她耳边用仅有他们二人能听见的声音说道。

江绾闻言皱眉,她听不惯赵时洲小人得意的语气,刚想侧头反驳,却见二人的距离实在太近了些,近到她的鼻尖都要扫到他的唇瓣了,顿觉失态,连忙将头偏向了另一边。

身前的人的抗拒赵时洲尽收眼底,他气得出气,知道自讨没趣随即向后撤了一步,生怕让别人觉得是他上赶着。

江绾定了定心绪,原先她觉得张歆人淡如菊傻得可怜,已经对利用他的仇恨除掉洛池州不抱希望了,不过如今看来,这事似乎又有了搞头。

想到这里,她不由得勾起了嘴角。

是狠人就好,是狠人才能磨成利刃,才能为她所用。

“娘娘,昨夜守门的说张歆并未离开房间半步,然这事还是发生了,我们还留着他,会不会有些过于危险。”回到屋中,玉枝没忍住谏言道。

“无妨,”江绾笑笑,“回宫看他们狗咬狗才有乐趣。”

如今温箸突然逝世,赵栗肯定会重用洛池州,从前倒不是她不想杀他,只是洛池州惯会‘作秀’,他政绩不凡,为官清廉,在百姓间颇有名望,如果贸然处置了他,只会更加做实她妖后的名头。

可要是能挑起张歆的仇恨,再予以他一定的权利,这样开启模糊的争端,无论结果如何,在史官笔下她也不至于太难看。

“初入宫闱时,还当他是一安分守己之人,现下才发觉此人心机之深沉。”玉枝感慨道。

“这是什么话,”江绾温声打趣,“深宅大院中长大成人的哪有省油的灯。”

“确实如此。”玉枝点头赞同。

“京中那边......”江绾话锋一转,压低了声音问道。

“哦,”玉枝闻言站直了身子,“温家已中贯耳,各地学子的赞颂文章也开始写了。”

“不过......”她欲言又止,脸上蓦然浮出了笑意,“娘娘的心思着实难猜,温族长找了好些人。”

江绾疑惑,等着玉枝继续说,却见她一脸神秘。

“最终寻了位在兖州小有名气的公子,一语道破,就说知心也无可厚非。”

这几句话勾起了江绾的兴趣,如今她身边虽说不上求贤若渴,也说不上人才济济,更何况平定漳州的美名还需要发酵,这会儿收贤纳士倒也正是时候。

“既然此人如此聪慧,那为何哀家从未听过?”

她不禁问道,只怕又是什么人抛下的鱼饵。

“说来玄乎,”玉枝表情有些不屑,“这人六岁就被推举为神童,得武烈帝召见,可这小孩儿太不知天高地厚,扬言要天子亲临才肯出山,结果武烈帝一挥手杀了他全家,留他一稚童孤苦伶仃,后来幸得温家收留,才有了容身之所。”

“温家也敢?”江绾反问道,晚年的武烈帝可是在方润田的蛊惑下杀人如砍草,不然也不可能引得他的兄弟和儿子整日诚惶诚恐,最后举兵造反。

“这消息捂了许久。”玉枝话中有话。

“如今放出来……”江绾欲言又止。

二人相视一眼,似是都领会了其中深意。

“此人之俊美在当地广为流传,说是就连秦国公都要逊色几分。”玉枝继续补充道。

“这番说辞当真称意啊,全是探子的原话吗?”江绾问道。

“那自然是。”

“看着像是想把您引到兖州去。”玉枝分析道。

“或许有诈?”她百思不得其解。

温氏如今唯有江绾这一条高枝可攀,若是把她劫杀在兖州那未免太便宜了赵栗,到时候赵栗随便给温氏一个罪名,两方于他不利的势力不就尽数清除了么?

江绾沉思片刻,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开口说道:“其中深意在‘圣上亲临’,哀家若去,那就等同于给了温氏一条准确的消息:哀家想坐这皇位。”

“那我们…”玉枝询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