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十五章(2 / 2)又一番尘世风景首页

夫妻二人进入这种世外桃源般幽雅的环境,没有尘嚣纷扰,心灵一片宁静,相拥相亲,唯有缱绻缠绵。两人离别不到半个月,却好像隔了半个世纪,有说不完的情话,有诉不尽的衷肠……不知不觉已到下午3点了。

两人从二楼下来,便见曾青儿在院子内玉兰树下清扫坠落的花瓣,其他地方早已扫得干干净净,林晚秋笑着问:“你几时来的?”青儿忙直腰抬头问好,回答道:“青儿刚到不久,见落花满地,就收拾了起来,待会儿把它们埋在院墙下面。”说完把收拢起来的玉兰花装入一只透明的大塑料袋,袋内装了海棠花,再放玉兰花,已是满满一袋了。

曾青儿把清扫工具和收集起来的落花送到一间杂物室,出来洗手,便过来搀着林晚秋在院子里散步。

林晚秋缓缓而行,问起曾青儿的身世。曾青儿说她一家五口,父亲是市机械厂职工,四年前因工伤事故断了一条腿,已失去工作能力;母亲是一家超市收银员,前两年遭人陷害失去了工作。她是家里的长女,下面有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靠父亲退休金和工伤补贴,勉强能维持生计,但供弟妹上学就十分困难,直到她毕业参加工作,生活才稍微缓了些过来。妹妹今年中考上了市里一所重点高中;弟弟高中毕业,说什么也不参加高考,现在在建筑工地上做小工。

说起弟弟的情况,曾青儿声音哽咽,两眼微红。她说她每当看到弟弟一身灰泥拖着瘦怯怯的身体回家,她就感到心酸心痛:“他还是不满16岁的孩子呀!”她悲痛的轻喊一声,禁不住泪水直流。

林晚秋看着面前的少女,很是心疼,她也还是一个孩子,却要为一家人操心,担负起一部分责任。林晚秋摸摸她的头,把一包纸巾递到她手中,安慰道:“不必太难过,后面会好起来的。”曾青儿一边抹眼泪,一边点点头,过了一会情绪渐渐平复了。两人又在院子里走动,最后来到小溪边,曾青儿扶着林晚秋在溪岸旁一张椅子上坐下,林晚秋指着溪水问流向何处,她说溪水通过暗沟流入村中小河,而小河则绕过一座山岭流入一个水库。她说她没有到水库去看过,只听人说水库很大,一片汪洋,常年有成群的天鹅飞来,周边风景很美,她十分向往。

林晚秋又问大水库周边有没有食宿的地方,曾青儿说,前几年听人说有人想在水库边盖宾馆饭店,但水利部门不让建,理由是大水库是城市用水之源,不能有污染。后来旅游部门向市府打报告,说水库一带是优质旅游资源,应当合理开发起来。经过多部门研究协商,最终定下离水库边岸10公里以外可以兴建9层以下的楼房。

两人说着话,不觉日渐西斜,初冬时候的太阳十分柔和,到了傍晚就更觉可人,那色泽比女人口唇上的胭脂还红得迷人。她们静静地注视着夕阳,没有再说话。赵子衿手里拿着一件深紫色女式外套,走下别墅门前台階,抬头也眺望西边天际上的那一轮圆日,娇艳欲滴,晚霞的余辉洒落在院子里,小溪里的流水成了胭脂水,他的妻子和青儿似乎成了童话里的美人,也一并融进了这如玫瑰红的霞光里。

赵子衿不是画家,但他的审美并不低于他们,对色彩之美十分敏感,一时也被眼前的景象惊艳到了。一阵冷风吹来,把一朵硕大的玉兰花吹落下来,正好砸在赵子衿头上,让他恢复了自主意识,他弯腰拾起刚坠下的玉兰花,通体莹白鲜亮,闻起来有微甜的馨香,没有半点枯萎之象,却经不起轻风吹拂,不知何故。一年四季都能开花,它洁白如雪,闪烁明月般的银辉,但只能短暂地挂在枝头上,让人留下观赏的遗憾,或许也是它自身的遗憾吧?难道这是薛之瑶的自况?

在玉兰花下站了一会儿,赵子衿便向林晚秋她们走来,对她们说司马经理来电话催吃晚饭。曾青儿起身扶林晚秋站起,赵子衿帮她穿上外套,三人披着西坠大阳的霞光走出了别墅前院,向圆柱型楼房方向而去。远处陆续传来几声犬吠声,想是附近农村村民的家养狗在叫唤,现在正是牛羊下山丶鸡鸭归笼的时候了,赵子衿忽然想起了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的诗来:“……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