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树清受邀参加全国卫生大会的事,在这个上午就传遍了整个村子,也注定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话题。
傍晚,白树清早早的回到了家中,白琼英正在厨房里忙着做饭,林吉英在屋子里照顾着白崇,白树清在还院子外面,便兴奋的向着白琼英和林吉英喊道:“吉英,琼英,快出来,我有个好消息。”
这个消息早已经传遍了村子,白琼英与林吉英又怎会不知道,听见白树清的呼喊,纷纷走了出来,白琼英穿着朴素的粗布衣服,右手拿着勺子开心的走了出来,瞧见白树清两个大步冲到白树清面前,一个纵步跳到了白树清的怀中,拥抱白树清,开心骄傲的说道:“我早就知道了,村里都传遍了,我哥好厉害,我哥要参加全国卫生大会!哥是最厉害的!”
白树清抱着白琼英,兄妹二人沉浸在那份喜悦之中,林吉英也走过来,脸上的笑容,不敢相信的问道:“树清,是真的?”
白树清放下白琼英,对着林吉英点头回应道:“嗯,真的,当然是真的。”
林吉英脸上怀疑的神情,随之被那女子心中的虚荣所代替,一家人在那一份喜悦中庆幸。
这次受邀参加会议,白树清深知责任重大。他决定将自己在基层积累的经验和遇到的困难整理出来,带到会议上与大家分享。他相信,这些来自一线的声音,能够为全国的卫生工作提供宝贵的参考。
收到邀请函后,白树清立刻开始准备。他知道自己肩负着基层卫生工作者的使命,必须认真对待这次机会。他首先整理了自己在基层的工作记录,包括病例、防疫措施、健康教育活动等。这些记录虽然简陋,但都是他多年工作的积累,是他最宝贵的财富。
在整理资料的过程中,白树清遇到了很多困难。当时,山区的医疗设备非常简陋,很多疾病只能依靠简单的诊断和经验治疗。他深知这些条件的限制,但也明白正是这些困难才凸显了基层卫生工作的价值。他决定在会议上分享这些经验,让更多的人了解基层卫生工作者的艰辛和努力。
除了整理资料,白树清还需要准备发言稿。他从未写过正式的发言稿,更没有在这么大的会议上发言的经验。但他没有退缩,而是利用晚上的时间,坐在昏暗的煤油灯下,一笔一划地写下了自己的想法。他反复修改,力求让自己的发言更加清晰、准确、有说服力。
在一番准备之后,白树清买了一张火车票,带着简单的行李,终于踏上了前往北京的旅程。
白树清穿着一件褪了色的中山装,胸前别着一枚红闪闪的毛主席像章。他的行李很简单,一个旧药箱,里面装着听诊器、血压计、针灸针,还有几本破旧的医学书籍。这些都是他多年来行医的“家当”,也是他最珍视的东西。
站台上,白树清的妻子林吉英和妹妹白琼英站在他身旁,眼中满是不舍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