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南征,颉利可汗元气大伤,回去必定一时难以弹压内部矛盾,西突厥必将趁虚而入。
届时颉利可汗自顾不暇,将不再有精力来阻止自己统一中原的大业。
等到了那时候,大唐就将得到一个稳定的后方。
毕竟自己是新王登基,内部也有诸多隐患,是不宜轻启战端的。
有了这几年的空窗期,很多事情就好安排下去了。
贸然出击,即便此番顺利将颉利可汗拿下,但大唐人手不足,加上西域与中原生产生活完全不同,拿来也是鸡肋一块,大唐是不可能将有限的兵力,撒在茫茫的草原和戈壁上的。
而东面没有了颉利可汗制衡,西突厥必然东进,届时大唐的后方将会迎来另一个大敌。
当然,颉利可汗都打到家门口了,想不留下点东西就走,那是痴心妄想。
“传令侯君集,封锁颉利可汗退路!”
想要全须全尾的回去,就看颉利可汗的诚意够不够了。
这些都是后话。
渭水桥头一战,唐军未损一兵一卒,便大败了进犯的东突厥颉利可汗二十万人马。
此战东突厥二十万大军,被马匹踩踏死亡足足有三万之数。
大军四散奔逃,事后唐军俘虏足足六万余人,俘获战马十余万。
一天下来,还留在颉利可汗身边的,竟只剩五千余众,倒是到了晚间,又陆陆续续接收了几路残兵,第二天,身边重新聚集了五万规模的军队,然而却大多丢了坐骑,战斗力直线下降。
而更多的逃兵,则是四散流窜开去。
颉利可汗昏迷了,是气急攻心。
直到第二天傍晚才幽幽转醒,醒来的颉利可汗下意识往腰间一抓,握住了自己的佩刀,空落落的心中方才感觉到一点踏实。
“唐军追来了吗?”
方一苏醒,颉利可汗便神情紧张的开口问一旁的大将。
大将俯首低眉,回道“未曾有追兵。”
闻此,颉利可汗稍微松了一口气,一旁的大将却吞吞吐吐
“只是~只是咱们前面的路,被侯君集给拦了。”
颉利闻言却是暗叹一声“果然没那么容易。”
随即吩咐身边人“去请小可汗突力来我牙帐中议事”
“是,大汗!”侍卫领命去了。
只片刻,一身酒气的突力可汗便来到了牙帐中。
二人相互打量,尽管平日里多有不和,视彼此为对手,此时却皆生同病相怜之感。
“眼下唐军侯君集部阻拦我军退路,突力你可有计策?”
突力沉思片刻回道“唐军困而不攻,想来应当是想等我等表态!”
其实颉利可汗心中也已经猜到,当下,二人便在帐内商量起来。
唐王,究竟想要什么样的态度?
......
长安城内,锣鼓喧天,皆是在庆贺这奇迹一般的胜利。
茶楼酒肆,一张张嘴将事情越传越玄乎。
李世民的声望一时间在坊间百姓中达到顶点,百姓皆相信自己的君主是天神下凡。
更有甚者,已经在家中立起了生祠。
通天的喧闹最终也没能透过厚实的宫墙,在太极殿御书房中的李世民也终于等来了突厥前来义和的使臣。
此人却正是执失思力的父亲,执失武。
二人也算是老相识了,只是时过境迁,当初那个东征西战的将军,此时已经荣登九五,而执失武自己,仍然在原地踏步。
而今自己的儿子更是困于此人之手,执失武一时间感百味杂陈。
两人见面寒暄一番,李世民以礼相待。
执失武传达了两位可汗的求和之意,便携着他被关押的儿子回去了。
明日,便是渭水之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