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家也算是诗书传家,从外太公一辈就是读书人,都担任过老师。
没想到出现个小舅那样的二流子。
坑蒙拐骗无一不做。
现在还干卖女儿的事情。
李凡想想也是正常,他高中同学里面也有不少在高中毕业就结婚生子的人。
甚至初中的时候,也有同学结婚。
在山里农村中,这种事情很常见。
但发生在外公家就十分的离奇。
十八岁的表妹都结婚了,他还是孤身一个人。
亲戚朋友肯定会很高兴又来了一个谈资。
“你这次回去,可能还得帮忙送亲,虽然你可能不太熟,但回家这种事情在所难免。”
“不过我还是觉得你在我家玩几天,等这事情过去,再回去。”
朱龙提醒道。
他可不想看到这个木讷的表弟一脚踏入坑里,老家一摊子事可太麻烦了。
那一家人,他是一点都不想沾染。
李凡知道如果不是外公外婆在家,二舅一家人基本都不会回去。
一般外人或许会感觉朱龙十分不孝,但李凡却很清楚一点内幕。
这是上一辈的偏心造成的家庭问题,二舅家在老家连宅基地都没有分到,住的地方都是租的,一家子全靠表哥朱龙努力奋斗才脱离泥潭。
所以,他没有说表哥什么。
冷暖自知。
在二舅家吃过饭,浅浅的聊了几句。
推脱了二舅妈想要介绍对象的想法,婉拒了表嫂挽留一晚的好意,启程回家。
舅舅家在省城是自建房,三层小洋房,看上去十分气派。
当初朱龙考上之后,借了钱买的地皮。
如今这块地皮已经成为了市中心位置。
还没拆迁,但传闻也快了。
朱龙表哥家今后也不愁什么吃穿。
夫妻两人都是体制内的人,孩子即将上小学。
二舅开着一家烟酒便利店,生意十分不错的样子。
吃饭的时候,三舅家的三表姐朱文丽没有见到,听说是有一笔生意要谈。
倒是姐夫来喝了一杯。
这位姐夫给李凡的印象就是很喜欢劝酒。
而且说出来的理由都十分的高大上。
但是李凡知道自己的身体状况,以一会儿还要开车为由,拒绝了。
场面上,似乎还有一些不高兴。
李凡也不在意。
这表姐夫说起来也是外人了,没必要那么熟络。
要是发现这家伙欺负表姐,哥几个肯定还要找上门揍一顿。
李凡家跟外公家的亲戚们联系比较多,因为他们家是外来户。上世纪六十年代,他太爷一辈逃难过来。
在老家江村扎根,最后定居至今。
李家一代单传,到了李凡这一辈,依然只有他一个男孩。
家里还有一个妹妹,如今正在上大学。
外公家有六个舅舅,两个姨妈,他的母亲排第四,算是大姐,但上面有三个哥哥。
几个舅舅都读过书,多亏当初外婆的明事理,卖了祖宅也要供几个舅舅上学。
八十年代的读书人很吃香。
所以现在几个舅舅除了小舅窝在家里之外,其他几个都发展得不错。
二舅跟三舅在省城发展,大舅则是去了外地。
四舅在军队里面,五舅则是在老家市里开了一个矿。
跟诸位舅舅家相比,李凡家则要普通许多。
母亲是一个在编老师,即将退休了。
父亲在卫生局当一个小科员,混了半辈子没有升上去。
爷爷奶奶都是农民,一直居住在老家。
如今,他就是打算回家去,陪陪爷爷奶奶,顺带翻修一下老家的房子。
省城去桐树市的距离大概有三百公里左右。
坐高铁大约一个多小时,开车则是要近四个小时。
但李凡打算先去省城4S店买辆车,然后开车回去。
别的不说,坐高铁虽然才一个多小时,但是只到市里,还需要转车去县里,再转坐农村的绿皮大巴从县里到村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