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翊钧看着摇摇欲坠的朱祁钰,意识到景泰时空那边处于一个关键的节点:“你那边现在是景泰八年?”
朱祁钰才将将理清思绪,面对自称‘万历皇帝’的后辈,下意识点头:“没错,正是景泰八年。”
朱翊钧听完脸色不由得古怪起来,还真是景泰八年?
历史,正是景泰八年,正月十七,凌晨四更,石亨、徐有贞等人发动了夺门之变,夺取了政权,囚禁朱祁钰,拥立朱祁镇再次登基。
而这位曾经支持于谦挽狂澜于既倒,拯救大明朝的景泰帝就此被忽略,被朱祁镇废为郕王将其软禁到西内永安宫,没过多久就死了,死因不明。
他是唯一没有被葬入帝王陵寝的皇帝,甚至没有帝号。
朱元璋,朱棣一看朱翊钧古怪的表情,立刻意识到自大明第七代皇帝所在的景泰八年,一定发生了什么大事情。
朱元璋开口道:“老四,按照辈分,景泰帝是你的重孙子吧。”
朱棣点点头:“根据您指定的辈分,的确是重孙子。”
朱元璋在皇明祖训把后代们的辈分都安排的明明白白,朱棣一脉是‘高瞻祁见佑,厚载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简靖迪先猷’,根据名字就能看出是什么辈分。
朱祁钰也有些疑惑,看向朱翊钧这个好像什么都知道的后辈:“景泰八年到底发生了什么?你怎么这么大反应?”
朱翊钧开口道:“景泰八年发生的事情真可谓是贻笑大方,遗臭万年,宣宗朱瞻基有两个儿子,分别是朱祁镇和朱祁钰。”
朱棣笑了笑:“看来是高炽继承了大统,然后瞻基当了皇帝。”
朱瞻基一出生就受到朱棣的宠爱,后来更是有大学士解缙提出的‘好圣孙,可保大明三代盛世’的说法。
三代的确是汪了,不过是不是往后,而是往前。
“宣宗英年早逝,才八岁的朱祁镇即位,主少国疑,国事全由太皇太后张氏操持,任用“三杨内阁”主理朝政,在他登基之后的十四年之内,大明没什么大的变化,可是在他登基的第十四年,决心北伐打击瓦剌,20万大军出发准备的时间只用了五天。”
“啥?”
“你说什么?”
朱元璋和朱棣齐齐提出疑问,都怀疑自己听错了,朱棣连忙问道:“五天?你确定二十万大军出征只用了五天准备?”
朱翊钧一字一句回答:“没错!二十万大军出征!精心准备了五天!”
朱元璋和朱棣一头黑线,他们都是能征善战,知军事的皇帝,很明白出征之前的准备是极为重要的,这么多人的后勤少说也要准备数个月乃至半年。
仅仅五天时间,是绝对不可能把二十万大军的后勤准备完毕的。
这个重孙子怎么搞的?
五天时间?
他已经预料到了朱祁镇的失败。
不过才第六代皇帝,大明国力应当还处于强盛时期,一次的失败不足以动摇统治吧。
飞卢18周年品牌升级回馈读者!充100赠500VIP点券!
(活动时间:8月10日到8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