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章 一片欣欣向荣的阿拉伯(2 / 2)是,这就是罗马!首页

是的,天朝在阿拉伯就被叫做罗马,凡是大的国家就得叫罗马,帝国就被叫做新罗马。不过天朝叫这个名字倒也不错,方便理解了。毕竟天朝政体与前元帝国不同,那群阿拉伯的老学究估计也懂不得具体的道道。

至于易卜拉欣帕夏也没啥文化,就在当地的汉人学校里面上过几天学,最后回家继承遗产了,当酋长了。指望他有什么文化造诣,能说出什么为了帝国,为了信仰之类的话属实是难为他了,不过到还好属下的人也是凑乐呵,也没管易卜拉欣帕夏说什么玩意。

毕竟那位帕夏的口音一股子典型的沙漠内地的骆驼口音,不论是老埃及金字塔旗的马穆鲁克雇佣兵还是那群巴格达正统哈里发旗下的老学者贵族没一个听得懂他掐着喉咙嗷嗷嗓子说的闲言碎语。

倒是翻译自动给翻译出来一群群情激昂,让下面的人群很振奋的口号出来,什么实现大复兴,实现人人都不用吃烤的馕和面包,天天都能吃自助的无价的白面馍馍,享受富足生活。

这样的话语无疑是很对帕夏手下的部队士气提升极高,在麦地那城门前动员之后。很快他们就武装好了准备去攻打城主府。

“打完城主,再吃中午饭!”在城主府门前,易卜拉欣帕夏郑重的说道。

“先吃中午饭,再打架。”人群里面说了几声让易卜拉欣帕夏难得众志成城的军队立刻混乱了起来,还没打军队就开始聊了起来。

“咱中午吃馍馍吧,我觉得馍馍好吃,配点羊肉汤,非常滴美味啊。”

“管,咱再烤点羊肉吃,我听说哈拉和林那边还有世界羊肉博览会,今年秋咱骑马去吃烧烤去,听说大汗顺义王搁那组织特色烤串,咱去取取经。唉,对了,刘生我问恁个事,恁家地今年预计收成怎么样?”

那个叫刘生的浓眉大眼高耸鼻梁的阿拉伯人摆了摆手:“上面说了,今年估计地是淹了,收成真不管,我家麦要不就旱死了,要不就荫死了。要不然我就搁家种地了,拿出来干嘛。今年没事干只能等皇上接济了。”

“对对对,咱这哈里发圣明,年年给咱发点补助,要不真饿死了。”

这个刘生是巴格达的大地主,老爹是汉人,老娘则是哈里发的曾孙女,当年他老爹是将军,跟着帝国打到巴格达,他老娘在巴格达对他老爹一见倾心,于是诞下了爱情的结果。

结果老爹去打埃塞俄比亚的时候死了,然后就守了寡,刘生也就除了个名字不会说官话了,这个刘生仗义疏财,喜欢那时候老爹给他留的一本很流行的小说,叫作品《一百零八个大海盗》。是当年前元的作家,也是著名流行作家施耐庵施先生写的。

他看了这本书龙场悟道,于是大受感召,在巴格达喊了一堆好汉,决定替易卜拉欣帕夏伸张正义。

话说回来,这个当地的官僚看见城主府外面几群人拔刀兵戎相见马上要干架的样子,是魂不守舍两股战战几欲先走,这个老总王世贞也不知道咋办了,他就是个来养老的平时写写书和汉人们聊聊风月之事,也没知道有这回事。

毕竟这易卜拉欣帕夏也不给自己敬酒啊,净给自己喝发酵的小麦汁,他也不和他来往啊。

总之就在这生死存亡之秋,杨慎大驾的达芬奇飞艇直接降落在叛军中央,看着空中巨大的铁鲸鱼,众人直接跪首对着飞艇瑟瑟发抖,吓到说神灵降临了。

易卜拉欣帕夏也是两股战战几欲先走,看到了天朝来使便是跪首就拜,又是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哭诉道。

“先知爷啊你不懂,我等呀扣见父母官啊,我要向你讲那来由与去脉,属实是让我寒心不只。天朝圣明。只因那城主吃了我地麦,让我穷苦无饭吃。小民我糊涂起了意,才做了此等错事。父母官啊你评评理,这个帝国兴衰都在麦上啊。我们这个麦地那就是噶麦噶麦的好麦地啊。”

易卜拉欣帕夏说因为这个麦子问题啊,才有麦地那的档口,杨慎也才点点头:“这个墒沟的地有几亩啊?”

易卜拉欣帕夏点点头,掰掰指头算到:“小算得有一亩八分地,将近有两亩啊。这两亩地是六百斤粮食,一斤麦子能算十个馍馍算多了,也得是六千个白面馍馍,不少了。”

杨慎当时就快没缓过来气,就因为这点事把他叫过来么?

刘生当时也急了,说道:“你这个六千白面馍馍不够分来打仗的人一人一口的。易卜拉欣,嫩个老东西别不管饭啊。”

一个白面馍馍就一个第纳尔,六千个白面馍馍也就是六千第纳尔,六个杜卡特。

杨慎不用算也就是已经气晕了,娘嘞,我这个坐飞艇的油钱都不止一千个杜卡特,咱又不缺馍馍,恁这个一群人为了六千个馍要打一场圣战是吧?

最后是巴格达大地主刘生和易卜拉欣在扯头发怎么管饭的事情。而杨慎直接把黎凡特总督辖区的人一个个全没放过,去今圣上兼任哈里发参了一本,该怎么判怎么判,这个总督能这么废物也是卓绝了。

所以当眼前的小道士说起一个第纳尔的时候,他痛苦的回忆陌上心头了。

他颇有些气血上涌,不会是又有如此凄惨的境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