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55章 ,养殖场成立(1 / 2)带着荒田回过去首页

日语的学习今天算是结束了。

杨小乐开着车带着吉川凉子去找这间房子的户主。

有证件,有钱,房屋买卖非常的顺利。

签订合同直接去过户,不到中午就已经全部解决了,只不过房产证要过两天才能下来。

回去的时候买了几份饭菜回去。

几个人在那里吃着饭。

吃完饭,三人上了楼以后,开始聚在了一起商量接下来的事情。

杨小乐则是给两人递了一根烟。

点着以后,这才说道:“来了这么长时间了,我已经有自己的想法了,我准备开一家连锁店。”

“连锁店?”

“对!日料连锁店!你们想想,如果我们在内地,想要听到什么消息的话,哪里是打听消息最好的地方?”

听到他的话,张雪松想了想说道:“酒馆,酒馆三教九流的人最多,在那里打听到的消息最多。哦,我明白了,你是想要开日料店,从哪里打听消息?”

说完以后,迟疑了一下:“可是……日料店里的人很杂,也不知道什么消息是真是假啊?而且那里去的也不是什么重要人物啊!”

听到这话,杨小乐笑了笑:“你说的,我自然知道,我们打听消息,不止是要知道高层人的消息,更要知道这边普通的消息,当然了,你说的重要人物不会去,那是因为日料店的级别不够高。

鬼子这边的老牌日料店,还是有很多大人物过去的。

一个开在全国各地的品牌日料连锁店,非常方便我们行事。”

许进步听完以后,不太相信的说道:“可是我们都不会做啊,怎么能开到全国啊!没人吃那不是亏死了?”

杨小乐闻言笑了笑:“放心好了,我有我自己的办法。而且我们还要开养殖场。”

“养殖场?养什么?”

“养鳗鱼!”

“养鳗鱼?”

杨小乐轻轻点了点头:“对啊!这几天我观察了,鬼子这边的鳗鱼非常受欢迎,价格非常高,我准备开一个鳗鱼饲养厂,给日料提供新鲜的鳗鱼。

而且养殖鳗鱼需要大量的鱼粉,这些材料都是很便宜,以后规模扩大了,可以去别的地方进货,特别是海边,也能方便我们行事。”

鳗鱼人工饲养日本才刚刚开始研究。

真正完成全生态养殖,那都要到三十多年以后的事情了。

现在的日料店里的鳗鱼价格非常高。

哪怕是普通老百姓也不能天天吃。

这里的人均工资是三百美元不到,差不多也就十美元一天。

这里的日料店的鳗鱼饭,便宜的折算下来,差不多要三美元左右,高档的店铺甚至要二十多美元。

卖原材料他感觉不划算。

所以他一开始打算养鳗鱼的时候,就已经准备开连锁日料店了。

他相信自己的井水,能让鳗鱼存活下来。

而打造高端日料店,靠的就是这些井水饲养出来的原材料。

以后内地来的人,可以先放在厨房学习日语,慢慢的开始送货,又或者去采购,最后到各个地方的分店。

这样的话,一张庞大的消息网络就能慢慢的铺开。

张雪松两人还不知道鳗鱼现在还不能人工养殖,闻言也感觉这样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那行,你看着安排。”

杨小乐闻言轻轻点了点头:“那行,我就准备这样弄了,日本鳗鱼每年冬天都会去海里产卵,然后经过三四个月月到半年的时间会回游到淡水河里。

这里靠近出海口,现在正是幼鳗大量回游的时期,到时候我们去多买一些幼鳗苗。”

因为现在做不到人工养殖,所以这些幼鳗苗属于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东西,如果有人收购的话,很容易大量买到。

而且这些幼鳗的经过几个月的洄游,已经长到一两左右了。

不适合食用,但是可以用来养殖。

至于日料店的鳗鱼,可以拿回来用井水养殖一段时间,这品质绝对不会太差。

正好,他前几天偷偷在空间以及这院子外的水缸里养了几条,到时候找人做一下试试。

张雪松听到他这么说也就答应了下来。

反正失败了,大不了他们继续跑路呗!

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

接下来自然是商量流程。

这里面需要一个人帮他们处理明面上的事情,例如买地、买物资、办手续,这些暂时还需要一个合适的人帮忙。

吉川凉子正是合适的人选。

张雪松闻言琢磨了一下,轻轻点头:“嗯,你对她有救命之恩,虽然不说让她对你感恩戴德,至少好感还是有的,她妈也是我们那边的人,只要机密的事情不让她知道,也不是不行。”

许进步听完,也是认可的说道:“是啊!松鼠说的有道理,不过……老黑,你可不能犯错误啊!”

不过话还没说完,就被杨小乐来了一个脑瓜崩。

“哎呦,你打我干嘛!”

杨小乐翻了翻白眼:“有些话,不能乱说知道吗?”

而张雪松则是忍着笑。

心里不知道在想什么。

杨小乐思索了一下,便说道:“那行,事情就这么定下来了。一会我和凉子说一下,你们在这里做准备工作,有很多东西要买。”

“好!”

事情定下来,三人便下了楼。

……

“什么?你要养鳗鱼?还要开日料店?”

听到他的话,吉川凉子惊讶了一下。

随后着急的说道:“可是……我在大学里接触过一些学生,他们说鳗鱼暂时还没办法人工养殖的!而且,你开日料店,也没有人啊!”

杨小乐闻言笑道:“这个我知道,事情我会来解决,下面要做的事情就是买地和买设备。”

顿了一下,说道:“不过接下来我们需要买地,买制氧机、做鱼粉的机器,面粉和玉米粉加工设备,还要买渔网、抽水机等等。地的面积不用太大。……”

他准备效仿阿三密集养鱼法。

制氧机保证里面的氧气。

井水保持活力。

吉川凉子看着三人,最后还是答应了下来:“好!”

毕竟她又不是老板。

杨小乐见状笑了笑,便带着她去处理这些事情。

他们选择的房子本来就是靠近江边不是很远。

在附近就找了一处合适的地方。

一处废弃的养殖场,占地两千多个平方,旁边还有一个棚子。

他们是养殖场,地价不是很高。

每个平方83美元。

一共16万多美元,加上手续费一共也就17万美元出头。

不过其他的设备之类都需要钱。

接下来就是清理鱼汤,把水放干以后清理干净,然后铺垫上厚的塑料膜。

这些都是让吉川凉子花钱找附近的人来做的。

一共有十个大小不一的鱼塘。

哪怕是花钱也用了一个星期才算是清理完毕,铺上了塑料膜。

现在做鱼粉的设备已经买了回来。

至于面粉和玉米粉加工设备没有厂房没办法组装,只能买成品,量大的情况下价格也贵不了太多。

初期准备工作已经结束。

杨小乐便开始放水,同时开始购买鳗鱼幼苗。

未来两个月是幼苗量最大的时候。

过了以后,量就会少很多。

……

“你要养多少?”

张雪松听到杨小乐说的数量,心里是吓了一跳。

“我们的鱼塘大概在3亩地左右,每亩30万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