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路见她低低地说着“是、是”,平时雷厉风行的她,此刻眉眼上呈现些许紧张,便压低了声音问道:“有什么困难吗?”
陆路有着三年的业务支援部工作经验,对待电话咨询很有一套。
“是死者遗属。”苏晴用手捂着话筒说道。
“……明白了,我来吧。”
见陆路答应,苏晴好像松了一口气。她没有离开,有些紧张地坐在旁边,看着陆路。
“喂,抱歉,让您久等了。我叫陆路,是死亡保险金核定部的职员。”
对方什么也没说,但是在不断地清嗓子,似乎是个女人。
“您需要咨询什么问题?”陆路看了苏晴一眼,重复说道。
“我刚才说过了。”
是一种压抑到从肺里发出的沙哑嗓音,对方似乎很紧张。
“你们会不会不赔我钱?”
“不好意思,嗯……您在我们这里办有人身保险吗?”
对方沉默,又是清嗓子的声音。
“您可以提供被保险人的身份信息,或者保险单号,我现在就可以帮您查询赔偿的相关进度。”
又询问了一次,对方开口说话了。
“我只想问,如果是自杀,你们会不会不赔给我钱?”
“如果亡者是在投保两年时间内选择自杀,那么将会是责任免除的。”
“责任免除?”
“对,就是说,不能支付。”
“这是为什么?”
“在商法上,与自杀有关的行为都属于责任免除的,但是保险条款上,则有一个两年之内的限期。”
“为什么要这样!”
女人的声音显得有些动怒,她似乎就是为了确认这个才打电话来的。
“设定这种条款是处于‘人寿保险不得鼓里自杀’考虑的……”
因自杀而责任免除的设定,对人寿保险公司而言,也是令人头疼的部分。
假如没有很好的明文规定,那么对于那些有轻生念头的人来说,每个都买了高额保险后再了结生命,给家人留下生活保障反而促使其自杀的决定。
进一步说,如果自杀也支付保险金,结果可能会鼓励了自杀。
可若一家的顶梁柱死了,遗属的生活因此窘迫,而又因为是自杀,致使遗属领不到保险金,就会使受益人失去保障,有违保险的宗旨。
而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如果一个人在投保时就有图谋保险金的企图,则很难拖到两年以后再实施这个行为。
所以全世界的人寿保险公司都设定了在投保两年期限内自杀责任免除期。
主要是为了减少逆选择,避免怀有自杀企图的人购买人寿保险。
“请问您还在听吗?”
对方继续沉默着,喘息声隐约可闻,陆路坐在椅子上握着话筒,能清晰地感觉到对方此刻的想法。
打电话来,自然是想问一些有关于自杀免责的事,但也有可能是她在自杀之前,无意识地要给谁一个求助信号。
当然,就算对方现在撂下电话直接从窗户跳出去,对陆路而言,在法律上、道义上都没有任何责任。他只是工作需要,纯粹为客服解答问题而已。
不过,陆路觉得还是得试一试。
可怎样做,才能让一心想要自杀的人放弃这种念头呢?
“你知道林凤霞吧?”
陆路感到攥着话筒的手心渗出了汗。
“您,您想说什么?”
“林凤霞是我妈。”
“而且,我感觉,我也快要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