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人他们或许和玉皇有着共同的目的,但是却不是意味着双方之间没有任何的利益冲突。
当大明神朝开始动手,玉皇麾下展现出足够强大的力量以后,也同样引起了这些人的警惕,他们本能的出手遏制,不想要玉皇太过于强大。
对于他们来说,若是玉皇一方强大的拉开差距,或许会增加最后成功的把握,但是同样也会损失未来可能得利益。
“我等联合在一起,是为了打破旧的垄断,登临巅峰的。不是为了要推翻老牌道君,换一个天帝继续的压在我们的头顶。”
“没推翻老牌道君之前我们低人一等,推翻了老牌道君我们还是低人一等,那不是白干了?”
这些话语在诸多新晋道君中流传,几乎是一种共识,他们都不愿意看到玉皇太过于强大。
这也是如今大明神朝在中央大陆无法取得太大优势的重要原因。
对于这一点,文昌帝君其实早有预料。
还记得当初玉皇向自己问策,该如何出手破冰的时候,他就给了玉皇两种选择,最后是玉皇连同其他人做出的这般计划。
这其实并不符合文昌帝君的战略,他清楚这个计划在实施的时候,必然会偏离原本的轨道,出现很多的意外。
可是哪怕是道君,在玉皇一脉中真正做出决定的人是玉皇,文昌帝君不会越界。
文昌帝君也明白,对方问自己如何看待如今的局面,不是真的想要让自己分析局面,而是想要问如何处理,或者说玉皇有了一些想法和计划,但是还有些犹豫不定,才需要自己帮忙参考。
若是换做其他人,哪怕玉皇是君,自己是臣,在自己原本的计划被辜负,现在出了篓子以后来寻找自己解决,必然会有所不满,有些脾气。
但是文昌帝君不一样,这位儒家的心圣,本身就是一种真正的圣贤,他尊玉皇为臣是儒家的礼法,是自己的道。
他认为自己当初献出了策略,玉皇如何采取,那是他作为君主的自由,不会因为自身而要强加给对方身上。
所以,哪怕看到玉皇再次的询问,文昌帝君也没有丝毫的拿架子。
“如今最大的对手当是五帝,朕欲邀战赤帝!”玉皇说出自己的想法来。
文昌帝君先是一愣,而后也是理解了玉皇此番举动的想法。
对方的这个做法看似十分的粗暴,有些轻佻贸然,但是何尝不是一种直接的做法。
强大会让人忌惮,但是若是足够的强大,同样是会让人臣服。
玉皇的强大让一些新晋道君忌惮,他们才会下手阻挠,可是这些人都是玉皇的潜在盟友,玉皇也无法在这个时候去找对方麻烦,避免将这些人彻底的推到自己的对立面去。
所以用赤帝这个对手来当做警示,以此来杀鸡儆猴,未免不是一个好的方法,只要展现的足够强大,也必然能够折服震慑一些人。
毕竟不是所有的新晋道君目的都是要站在最巅峰的,一些新晋道君他们所想的无非是获得更多的利益。
只要玉皇展现出自己的强大,让他们认识到更大的成功把握,他们自然就会做出自己的权衡,清楚是否真的要继续下去。
毕竟现在只是开始,他们下手阻拦,做出一些拖后腿的举动还能够理解,若是能够提前的收手,玉皇还可以既往不咎。
但是如果一味的坚持下去,冥顽不灵,那么就意味着真正的结仇。
玉皇越发的强大,就代表着成功的机会越大,没有任何的新晋道君会愿意因此招惹一个强势的仇敌,尤其是还未真正拿到手的利益。
强大的新晋道君,他们有着十足的把握,自己能够站在最后,成为最后的赢家,所以他们愿意去争,愿意提前布局。
可是一些普通的新晋道君他们也是随波逐流,浑水摸鱼,这最后的赢家就算是有他们,他们也清楚绝对不是最大的胜利者。
因为这些还未曾真正到手的利益,就跟玉皇真正的结怨,不是聪明的做法。
只要玉皇表现出强大的战力,威慑一些人,然后加以许诺,就能够拉拢一部分人站在自己这边,更加方便接下来的计划。
如此就能够轻易的化解大明神朝和玉皇的尴尬局面,还能够迅速的将计划推动下去。
而且更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借此试探一番人族五帝的真正战力如何,他们的底牌是什么。
在如今的神州世界,诸天界海中,道君这个层次中一般是按照老牌道君和新晋道君来划分的,这种证道时间长短的划分,其实很粗糙,并不是十分准确。
并非是越古老越强大,而是强大的才古老。
老牌道君的强大,是因为他们占据了先发优势,在开拓诸天的最初时刻拿到了大部分的机缘造化,才能够先走几步。
但是茫茫混沌虚空中,世界万万宛如恒沙,机缘造化无数,有些新晋道君或许证就道君的时间短,但是获得的造化却不少,他们的境界实力其实并不比老牌道君弱多少。
老牌道君的强横,在于他们神州世界的主场,掌握了太多神州世界的天地权柄,神州世界的强大本身就反哺他们自身。
而在新晋道君中,如同人族五帝这般回来的单纯神道的道君强者,在一些人看来并不强大,他们只是机缘巧合还有借助信仰之力证就道君,底蕴还是有些欠缺的。
但是这种说法的流传到底是哪里来的,到底是谁说起的,时间太早有些难以追溯了。
甚至就连玉皇真的去探查的时候,都有些无法探查到真正的源头。
这让作为帝王的玉皇心中升起了狐疑,这个消息是真的么,还是五帝为了要藏拙,故意放出来的假消息。
当玉皇心中升起这个怀疑以后,就很难压制了,尤其是五帝是自己如今最大的竞争者。(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