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章:殿下一路走来坎坷,势必勘(2 / 2)殿下,先别打罗马,大秦快亡了!首页

大秦沿袭周礼,并没有后世那种严苛到极致的礼数,官员与君处于下级关系,并非家仆与主人。

所以,无论是文臣、武将都无需磕头叩拜大礼,自然也没有站在议事的先例。

“什么?”

“殿下的意思是要定国策吗?”

“我军麾下已有一千五百万民众,数十万大军,当是如此。”

闻言。

在场众多文臣议论开来。

所有人都秉承支持的态度。

雍君麾下与大秦一脉相承,但二者毕竟还是不一样。

西土不比东土,东土统一数十年,仍有六国余孽狼子野心不死。

而西土,西亚之地刚刚统一,遍地都是散兵游勇,一个治理不好便会引发连锁反应。

这不仅仅是房玄龄的担忧,也是在座所有人的担忧。

“殿下,臣有建言。”

法正率先出言建策。

“今日之议,无需拘泥礼节,但可直说。”

赢斐看向众人,郑重开口。

“诺!”

众多文臣齐齐应声。

“殿下,诸位同僚。”

“大秦从西陲一小国进而统一天下,依靠的便是商君之法。”

“是以,我认为当实行商君之法,为我等治理西土之根本。”

“无军功者不得封爵,拥爵者方可授官,立下耕战之基。”

“举国下进入国战体制,一切为军队让步。”

“彩!”

法正一语落下,举殿文臣尽皆出声赞叹。

赢斐同样点了点头,表示满意。

法正不愧是蜀汉塑造者,一眼就看见了西土的关键。

异国他邦,要想站稳脚跟,只有与民分利,国民一体。

在这个时候,商鞅的耕战之法的的确确是最好的选择。

只要你参军,立下军功,就能获得田地、宅院、奴仆、金银,何乐而不为呢?

“殿下,臣以为耕战之法不足以治理西土。”

“西土百战之地,民众受战争之害久矣。”

“故而,当整肃吏治,修建驰道、水渠,赐民田地。”

“由官府放粮,提供耕种器械,恢复民力,重整国力。”

“待西土稳定,粮草丰收,便可大练新军,兵出中亚,一举荡平大夏、康居等国,彻底打通东西方通道!”

房玄龄提出了一个与法正大相径庭的策略。

顿时,全场一片沉寂。

所有人都在思考究竟是法正的方案更好,还是房玄龄的方案更好。

杜如晦、荀彧、顾雍支持房玄龄的与民更始,徐庶、高颎、长孙晟支持法正的举国耕战。

剩下的刘伯温、包拯、金日磾、宇文恺等人并没有发表意见。

一时间,朝堂呈现出分明的两派。

首的赢斐看着这一幕,脸却露出了笑容。

一个国家不能只有一个声音,一潭死水是无法塑造一个日不落帝国的。

唯有百花齐放、求同存异才是走向巅峰的唯一道路。

双十一看书天天乐,充100赠500VIP点券!

(活动时间:11月11日到11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