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天一夜的功夫,他终于掌握了灵气向火元素的转化。修炼终于有了成果。
“噗!”
瞿三甲心念一动,伸出的右手食指之上陡然腾起了一朵豆粒大小的火苗,散发着微弱的黄光。
看着这摇曳不定,随时都有可能熄灭的火苗,瞿三甲的脸上露出了兴奋的神色。这可不是前世那些糊弄人的火,是实实在在的火系法术啊。
他心里欢呼雀跃,急忙翻开小册子对照。很快,心里的兴奋落潮,化作了不解。
他皱着眉头,自言自语的道:
“按照书上所说,引气六层,灵气就能够外放,凝聚体内灵气能产生巴掌大的火球,而我已经是引气六层,可为什么只能打出一朵这么小的火,只有一个豆粒大的火苗呢?”
“过程方法都对,那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瞿三甲一边认真思索,一边继续不断练习,食指上腾起的小火苗此起彼伏。
要不然,我去问问大师兄?他想起大师兄殷切的目光。
他又想起二师姐周小蝶的话,有问题应该自己寻找答案。
大师兄,二师姐,我应该听谁的?
对了,不是还有一个三师兄吗?
找三师兄去。这样就没有违背大师兄和二师姐。
瞿三甲吃了闭门羹。三师兄黄云不在家。这个三师兄的修行和其他人不一样。他的修行侧重于悟道。悟道讲究机缘。这个机缘是什么,谁也不知道,就连黄云自己也不知道。但是大家都知道一点,闭门造车是得不到机缘的。所以,他经常外出历练寻找机缘。很少在闲人殿呆着。
瞿三甲叹了一口气,还是要靠自己啊。他回到自己的木屋,无奈之下心里发狠:我就不信,自己两世为人,具备两个世界的智慧,还能解决不了这个小问题!
他静下心来,琢磨开了:
为什么别人弄出来是大火球,自己弄出来的是小火苗呢?
与此同时,西边小木屋里的沈云海忽然微微一笑,轻声开口道:
“二师妹,小师弟遇到难题了,你不指点一下吗?”
东边小木屋里的周小蝶的声音立刻响起:
“我说过,如果他在修道之上能入我眼的话,我或许会指点一下,但现在还不行。更何况,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如果遇到一点问题就需要别人来指导,那他这辈子也不会有什么大的出息。”
沈云海摇摇头道:“他这不是等于没有师父吗!”
周小蝶道:“这千山宗内没有师父的弟子多的去了,难不成都要依靠别人指点才能够修炼吗?”
沈云海笑一声道:“你说的也对。毕竟修道除了自身的努力之外,也的确讲究一个悟字,想当初的我们,也都是这么一步步的走过来的!只是不知道,这个小师弟需要多久才能悟到。”
周小蝶说道:“当初我们之中,三师弟最快,用了三天时间,看看他需要多久吧!”
沈云海点点头:“好吧。我拭目以待。”
一天之后,从瞿三甲的屋子之中陡然传出了一道欢呼声:“我明白了!”
瞿三甲双眼之中布满了血色,但脸上却是带着欣喜的笑容,看着手指头上的小火苗。经过这一天一夜不眠不休的反复琢磨和研究,他弄明白了自己的火球术为什么是小火苗。
“灵气外放形成的火球大小,和灵力数量有关。灵力越大,火球越大。火球越大,威力越大。但是灵力外放之后,也在不断的消散。为了维持火球,就会不断的消耗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