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将士也乐意做个好人,纷纷出口劝说,希望曹仁能够给曹泰一个机会。
曹仁点点头,缓缓开口,“为了策应常雕的渡河进攻,我希望一支部队利用浮桥夜渡汉水,进行佯攻,吸引蜀军注意,让你的将士饱餐一顿,在战场上洗刷耻辱。”
曹仁终究还是对曹泰不放心,看向帐中的诸葛虔,说道:“你是我身边的老将,这一次,跟着泰儿一起行动,如果泰儿莽撞,希望你能多加提醒。”
诸葛虔沉声说道:“将军放心,但凡末将有一口气在,也会保证公子周全。”
司马懿感慨万分,曹仁这不仅给了曹泰一个立功赎罪的机会,还让诸葛虔这样的老将跟随在左右,保驾护航,确实看出了一名父亲对孩子的关爱。
坦率来讲,曹仁的这个部署,确实很谨慎。
常雕和曹泰两路出兵,曹泰部发起进攻的时间或许还会比常雕部更早一些。
一边是襄阳西侧,直面樊城魏军主力的浮桥战场一边是襄阳东侧,看上去威胁程度并不算高的曹魏偏师。
蜀汉军廖化必然会优先阻击曹泰,原因很简单,魏军一旦突破了浮桥战场,大军就可以源源不断顺着浮桥过河。
常雕部即使完成了渡河,也不可能随军携带攻城器械,即使偷袭襄阳得手了,五百人的兵力也没有能力控制住襄阳。
所以,曹泰的夜袭会增加常雕部的存活几率。
而且,曹泰的任务并不重,和前两天相比,这一次只是为了佯攻,这也就意味着,魏军战事不顺可以随时撤走,只要吸引到蜀军的注意,就算完成了任务。
至于作战行动是否吸引到了蜀军,还不是曹仁一句话的事。
更关键的是,曹仁给曹泰安排了经验丰富的副将,可以最大程度保证即使战事不利,曹泰可以体面的撤军回来。
把常雕和曹泰安排的明明白白之后,曹仁继续开口,“王双听令。”
面容粗犷的大胡子将领来到曹仁面前,“末将在。”
王双的声音很浑厚,根据司马懿的了解,这名曹仁部将非常勇猛,他不仅臂力惊人,还有万夫不当之勇,使用一双铁锤,而且,会打暗器,一手流星锤用的出神入化。
曹仁继续下命令:“你统帅一千兵马,顺着汉水西进,在上游地区筑坝蓄水,降低汉水水位,为我军渡河南下提供方便。”
听完曹仁的部署,司马懿这才真正心悦诚服。
曹仁打出了一套组合拳,先利用曹泰帮助常雕吸引蜀军的主力,再通过常雕降低蜀军对魏军上游的戒心。
即使常雕的行动失败,蜀汉军把魏军赶回了汉水北岸,等到王双拦河蓄水,汉水的水位大幅下降之后,魏军可以从整个河道上选取多条强渡点涉水过河。
尽管司马懿没有独立指挥过战斗,但是,多年的观察与了解,还是让他察觉到了曹仁计划中的一个漏洞。
只不过,司马懿作为一个外人,还是一名文人,很多事情不便随意开口。
司马懿还在思索自己的判断是否准确,试图组织语言,诸葛虔却抢先一步开口,“属下认为,筑坝蓄水这条计策应当再进行更仔细的商讨。”
“蓄水之后,汉水水位确实会下降,但是,这也导致了上游水位激增。”
诸葛虔的神情愈发恭敬,“建安二十四年八月,阴雨连续下了十几天,导致汉水暴涨,溢出河岸,也给了关羽水淹七军的机会,当时的关羽军七月出兵,八月就水淹七军,他们既没有蓄水,也没有决堤水攻。”
“现在时间已经到了七月底,即将进入八月,未必不会天降大雨,一旦汉水再度发生洪灾,后果堪忧,请将军明鉴。”
诸葛虔的这番话很诚恳,让很多魏将动容,开始有将领应和,劝告曹仁三思。
曹仁的眉头皱了起来,很快又舒展了开来,“诸葛将军说的很对,我军确实容易因为秋雨,遭受水灾。”
“但是,本将不是于禁,不会犯下把兵马驻扎在低洼区域的错误,将士们渡河之后,也会在高处扎营。”
曹仁笑着看向众将,“昔日关羽和于禁同时在襄樊之外扎营,但是,关羽军却没有损失,我军七军覆没,全怪于禁无能。”
曹仁的这番话并不客观,正是因为他的命令,才导致了于禁驻兵在樊城北部的低洼区域,但是,他却把兵败的责任全部推给了于禁。
于禁已经被曹丕羞辱而死,自然没有人愿意为死人得罪主帅,司马懿也不例外。
既然曹仁胸有成竹,那么,他一定对汉水可能的决堤有所准备。
果不其然,曹仁再次开口,安抚众将之心:“王双将军,我派你建堤驻守,可不单单是为了建造堤坝而已,一旦汉水水位出现异常,你一定立即派人提醒我,为我统兵撤出襄樊,争取时间。”
诸葛虔犹豫了片刻,还是提醒道:“曹将军,咱们的部队可以撤离,附近的百姓也可以逃亡,但是,樊城搬不走,百姓们的财产也没有办法完全避免损失,这……”
曹仁挥挥手,制止诸葛虔继续说下去,“打仗总会有牺牲,乱世人命不如狗,能活下去的百姓,终究有办法生存,活不下去的,未必不是种解脱。”
听完曹仁的这番话,司马懿打了一个冷颤,他这才想起来,面前的这名魏国车骑将军,可是有过宛城屠城历史的杀神,不把百姓的身家性命当回事,倒也在情理之中。
司马懿认为自己不能保持沉默,对方不在乎人命,他只能从别的角度进行劝解,“曹将军,樊城毗邻汉水,一旦汉水泛滥,首当其冲会遭受到水攻,城池两年前遭遇过水攻,如果汉水再泛滥,城墙很可能会出问题。”
曹仁摇摇头,“先生多虑了,樊城既然挡住了一次水灾,那就可以挡住第二次。”
“而且,直面汉水的,不仅仅是樊城,还有襄阳,一旦汉水泛滥,襄阳的城墙必然会出现损伤。”
曹仁笑了起来,“如果我军不能在水灾之前攻克襄阳城,那正好可以借助这自然之力破城。”
“等到水灾退去,我军便可以迅速南下,夺回襄阳。”
诸葛虔再次张口:“将军……”
曹仁有些不满,“你在教我做事?”
诸葛虔连忙摆手,“属下不敢。”
曹仁叹了口气,“两年前的水患,不过是一场意外,谁能想到,会连下十天秋雨。”
“与其把注意力放在那些神秘莫测的天意上,不如考虑好如何快速渡河,收复襄阳,我听说,陛下正在调集兵马钱粮,准备亲征,你们难道希望陛下来荆州帮咱们收复失地吗?”
诸将不再说话,包括司马懿在内的所有人,都盯紧了曹仁。
曹仁有些不悦,“都愣着干嘛,执行军令吧。”
众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