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娘的狠心至此也是少见。
虎平镇很繁华,街道两边商铺林立,不过唐筱棠只敢走进一家小面馆。
目前她手里有八两银子,还有些零碎铜板。
看着是一笔巨款,实则捉襟见肘。
这个年代的药全是野生,靠人工采摘,价格极高,再加上她要买银针,两人的吃穿,这点银子撑不了多久,还得赶紧找到赚钱的路子才行。
“姑娘,想吃什么?包子馒头面条饺子炒菜都有!”
老板娘热情地招呼。
唐筱棠看了下价格,最后只要了三文钱一碗的阳春面。
不一会儿,老板娘就将面送了过来。
“姑娘,您慢用。”
“老板娘,请问药铺怎么走?”唐筱棠趁机问道。
老板娘笑着说道:“镇上有两家药铺,刚好是对门,你出了门往左走,过两个路口就能看到,我推荐你去济世堂,那里大夫医术高明,药也便宜。”
唐筱棠道了谢,这才拿起筷子开吃。
盛面的是大海碗,分量十足。
但原主长期暴饮暴食,把胃撑得很大,唐筱棠把汤都喝光勉强才混个三分饱。
唐筱棠连忙将三文钱放在桌上,逃也是的出了面馆。
不然她生怕控制不住自己,再要两碗面条。
唉,挨饿的滋味儿真不好受,可这庞大的身躯注定了在未来很长的时间内她都不能吃饱。
才到济世堂,一股浓烈的中药味扑面而来,唐筱棠顿时觉得人生圆满了。
因为中医早融入了她的生命,成为不可分割的部分。
一进门,跑堂伙计就询问道:“姑娘,买药还是问诊?”
济世堂分为内外堂,外堂卖药,内堂有大夫坐诊,故有此一问。
“买药。”
“请跟我来。”伙计把人带到柜台。
“姑娘需要什么?”负责抓药的老先生问道。
唐筱棠略思索了一番:“苦参一钱,三七、川穹、柴胡各七钱,血碣、香附、麻黄各八钱,香薷、茯苓、大青叶各一两。”
她前世一个绝活儿,那就是大拇指、食指和中指一撮便能取出一钱药。
所以她就养成了买一堆药,回头再细分的习惯。
可这行为在别人看来却成了故意遮掩,以防药方外泄。
要知道在这个时候医者注重传承,一身医术只会教给子女和徒弟。
老先生的眼神立即变得热烈,今日他徒弟身体不适,他才来前面顶替一阵,没成想竟遇到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