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两个站了进来的妇人丝毫不觉得自己哪里不合适,笑道:“乐乐啊,我们看你娘背了个人回来,想看看是啥人。那是谁啊?是咱村的吗?”
“不知道!”李乐乐噘着嘴顶了一句,便进了屋。
见自己娘还把拿着银子的手,往那丫头身上放,李乐乐悄悄拽了她两下。
沈蛰寒自是看到了她们俩的小动作,将那碗温突突的米粥几口喝下肚,抹了把嘴说道:
“婶子,银子您就收下吧。我昨日磕到了脑袋,有些事情不记得了,也不知家在哪里,想着能否借住在您这几日?若是不方便,等伤好了我就走。”
赵氏听了这话,顿时怜悯之心大起。
这么小的女娃,一个人不知为啥伤在山间,已经够可怜了,竟然还不记得家在哪了,这要是把她推出去,她以后可怎么是好。
自家反正也不缺地方住,不过是填个碗筷的事。
沈蛰寒的话已经说到这份上了,赵氏也就不推拒了。
想了想,还是拿出一两银子给她放回去,剩下的收到自己荷包里,拍拍她的小手道:
“丫头,你就在婶子这住吧,想住多久就住多久,啥时候找到家了再回去也不急!这银子,你自己也留些傍身,若是出去了也能买些东西。”
至于门口那些人说的,赵氏根本没放在心上。
她就不信,一个白白净净的小女娃,能和山匪有啥勾当!
李三诚带着郎中快步回来的时候,远远地瞧见门口围着的人就皱起了眉。
怕耽误了诊病,李三诚让郎中先进去给那女娃子看病,就对着其中一个有些相识的妇人问道:“黄大娘,你们这是干啥呢?”
被称作黄大娘的妇人见他问了自己,扯了扯嘴边深深的沟纹,阴阳怪气道:
“老李呀,可不是大娘我说你,你看咱邻村前阵子还出了大成家那档子事,你们怎么还敢从山里背回来个来历不明的人呀?你看那一脸的血,不定是不是个匪子呢。”
李三诚闻言,有些恼怒地握了握拳。
不想因为这点小事,乡里乡亲的坏了感情,只好摆起笑脸来,解释道:
“什么来历不明的人,那就是个小丫头,指不定是谁家的娃跑傻了,进山撞着了脑袋。”
黄大娘等人闻言一愣,刚才只看到赵氏背上的人身材有些瘦小,也没仔细看,原来竟是个丫头?
黄大娘面子上过不去,眼珠子一转,继续苦口婆心道:
“就算是个丫头,她这来历不明的也不行啊。大娘也是为了你好哦,要不你们去找村长报个信儿,也好安心是不是?你说,她这万一要是招了山匪过来,咱大家伙都得遭殃。”
“是,是,大娘说的也对。我们这不刚回来吗,等抽了空就去找村长。放心,要是出了啥事,我李三诚担着。”
李三诚说着,看了看天,抹了一把头上刚刚跑出来的汗,“你看,这太阳也出来了,大家伙都忙着,就散了吧,散了吧。”
黄大娘本还想再说几句闲嘴,见李三诚笑眯眯的打了保票,只好讪讪的撇了撇嘴,探脑往院里瞅了瞅,一副为他好的模样:
“你瞧你,我这也是为你好,别平白无故的惹了一身骚!”